2020年11月25日
第05版:05

夜色下的忙碌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摄 影 魏志广

夜幕降临,市区贻成路开始了一天中最后的繁忙和喧闹。

正是放学时间,路上车水马龙,小学生们排队过马路,家长们陆续接孩子回家。街角卖麻辣烫、糖葫芦和甘蔗的摊位亮起了灯,放学的孩子,买根糖葫芦,一边吃着一边和妈妈说着一天的趣事。

下班骑车的人们,穿行在车流中,有的停下来在路边买点水果蔬菜或肉食,用作晚餐的食材。贻成路和双金路交叉口的一片小广场上,几个商贩支起了摊位,便民快餐、羊杂卤煮、豆腐、水果……下班的车流渐渐增多,鸣笛声、叫卖声,掺杂着人们的说笑声,让夜幕下的居民区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烟火味儿。

一个写着“杜林羊蹄羊杂碎”的摊位冒着热气,54岁的摊主贾金霞正忙碌着。“羊杂碎60元一公斤,羊蹄52元一公斤。”贾金霞一边吆喝,一边为顾客挑选羊杂。接孙子放学回家的市民张东顺,看到这冒着热气的诱惑,便挑了些羊杂,“天冷了,晚上喝一碗热气腾腾的羊杂汤,甭提多舒服了!”

从17时到19时30分,两个半小时,贾金霞卖出十几斤羊杂碎和羊蹄,纯挣100多元。而为了这两个半小时的销量,她要忙碌一整天。早起和家人宰羊、清洗、褪毛、卤煮,直到16时,她骑着三轮来市区,赶着为忙碌了一天的市民呈上热乎乎的肉食。

而另一个卖豆腐的摊位旁,围了好多人。“这还是原来那份豆腐吗?”“那个老人怎么没来?”原来,这里每天傍晚都有一个老人卖豆腐,已经五六年了。原料纯,味道好,很多人冲着这份踏实而来。这一阵,老人生病在家休养,为了不让老主顾失望,他委托一位亲戚来卖。“人换了,但味道还是原来的。”市民纷纷点赞。

夜色渐浓,贻成路也慢慢安静下来,高楼大厦间亮起万家灯火,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沉浸在家的温馨中,享受着美好的夜晚时光。

2020-11-25 □ 本报记者 赵宝梅 摄 影 魏志广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300.html 1 夜色下的忙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