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退休后,陈海涛没有选择含饴弄孙的闲适生活。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可以道出他的热忱。在老家前庄村,他全身心投入到义务为群众服务的“新工作”中。
前庄村位于任丘市区,虽然早已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被“洗礼”,建起高楼、小区,但不少村民的生活习惯还是像在平房生活一样。有些村民家的杂物堆满楼道,物业多次协商清理无果,搞得气味难闻,还有安全隐患。
大伙儿知道陈海涛是个热心肠,就把问题反映给了他。那时,他正患病。虽然身体不适,但得知这一情况后,还是多次去劝说、调解。看到他这样为大伙儿服务,堆杂物的村民终于行动起来,把楼道清理干净了。
前庄村志愿者的队伍里也少不了陈海涛。义务清理小广告、洗刷墙面、护理草坪……别看年岁已大,可他干活从不怵头。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现在前庄村的生活环境更加文明和谐了。
作为一名调解员,义务协助村“两委”为居民排忧解难,尽己之力帮助他人,更是陈海涛的家常便饭。因盖房引发的邻里矛盾、兄妹继承纠纷、夫妻矛盾……大事小情,解决不了的,大伙儿都习惯找陈海涛给说道说道。陈海涛也不觉得麻烦,往往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已成功调解了4起纠纷。
现在,在前庄村,不少人都说,有陈海涛在,村里没有啥事解决不了。
热心肠的老陈,发挥的余热还不止这些。
陈海涛爱好书法,每年前庄村新年团拜会、书画展中,他都会免费为乡亲们写春联,而且到了年底就开始忙碌起来,往往要写到大年三十这一天。
这些年来,上门来领春联的,除了亲朋好友和周边村民,还有不少慕名而来的陌生人。为了不让大伙儿败兴而归,他还会为每个家庭至少准备3套,一个年节下来,要义务书写千套春联。
前庄村建起文化活动中心时,邀请陈海涛教授村中儿童书法,他欣然应允。义务授课、免费教习,在前庄村书画社,热心肠的老陈又成了陈老师。
看着他退休这么多年还依然忙碌,不少人不解。“人家都盼着退休享清福,你可倒好,咋啥事都接呢?把自己搞得这么忙,图个啥?”
“人老了,力气活干不了,但是我们的心不能老,尤其是不能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思想不能‘生锈’,行动更得跟上。”他这样说,也这样做。这不,在他的影响下,心里有疙瘩的心气顺了,肚里有牢骚的气消了,思想上有问题的也化解了。
“这些都是小事,还有很多地方我做得不够,但我还会尽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虽年逾古稀,可说这话时,陈海涛依然精神矍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