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2020年11月25日
第07版:07

老兵的心愿 找回丢失的纪念章和肩章

杨静然 田志峰 王立芹

16岁参军,历经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4枚参战纪念章和一副中国人民志愿军肩章,记录了老人曾经历过的血雨腥风。而其中珍贵的两枚纪念章及肩章的意外丢失,成为老人心中无法弥补的缺憾。

虽然事情过去了很多年,但每当聊起父辈们那段血雨腥风的峥嵘岁月,市区的康军民女士还是有些激动。曾经一个小失误造成的遗憾让父亲和她至今无法释怀。

康军民说,父亲年轻时在泊头运输三队任队长(原厂址在泊头市火车站附近)。曾经有4枚参战纪念章和一副中国人民志愿军肩章。这些东西的背后有不能忘怀的岁月,有感天动地的悲壮故事,还有永远不能忘怀的一个个战友。父亲经常拿出来一看就是半天。

遗憾的是,几经辗转,其中的3枚纪念章和这枚肩章不慎遗失,好在后来找回了一枚抗美援朝纪念章。但那丢失的两枚,成为老父亲多年的牵念。

她说,父亲16岁参军,先后参加了解放石家庄、榆次、太谷战役,后随军在风陵渡渡过黄河,参加解放西安、咸阳、兰州、银川等战役。特别是兰州战役,堪称西北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城市攻坚战。当年,父亲只有16岁。而纪念章就是老人家当年参加解放大西北和华北战役的见证。

1951年,康军民的父亲随部队蹚过冰冷的鸭绿江水,入朝作战,保家卫国。据老人讲,在突破临津江时,棉裤冻成冰桶,人像原木样移动,身边的战友呈冲锋姿式纷纷倒下,血肉飞溅染红了江水和江面上的冰块。在著名的铁原保卫战中,父亲和战友们浴血奋战,亲眼所见战友受伤后依然坚持战斗。

“至今,父亲不愿穿套头的衣物,因为在战场上,敌人的燃烧弹沾在衣服上就会把身体引燃,套头的衣服不方便脱下,很多战友被活活烧死。夜晚行军,战士们困了,就一只手搭在前面战友的肩上,半瞌睡着前行。一个漆黑的夜晚,部队与装备精良的联合国作战部队遭遇,处在队伍最前面的尖刀班距敌人仅有30多米,密集的子弹射来,许多战友来不及留下一句话就牺牲了。父亲与徐信师长侦察敌情被敌人发现,两架飞机追着他们狂轰乱炸,他们机智地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侥幸逃过了敌人的轰炸。没有充足的食物,执行任务的父亲数天仅靠战友给的一小片锅巴,负重整整走了一夜回到了部队。父亲和他的63军打过了三八线,攻下了汉城,直追敌军100多公里。一个铁原阻击战,2万多人还剩下2000多人,其中就有我父亲。”她说。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老人回国,听从组织安排,转业到地方。1958年到泊头运输三队任队长。在当时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他带领广大干部职工搞革新,黑白忙于抓生产,因成绩突出被调到沧州市,也就没有再寻找遗失的解放西北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肩章的下落。

时光荏苒,一晃60年过去了。康军民说,父亲对遗失的两枚纪念章和肩章十分想念,自己在家中照片镜框后面写下了它们遗失的时间和地点,让子女们记住。老人说,纪念章和肩章应该遗失在原运输三队、家属院,或两地之间的路上。解放西北纪念章是西北军政委员会颁发的,华北解放纪念章上有八一军旗和“华北解放纪念”字样。这两枚纪念章虽为铜质,却是老人戎马半生枪林弹雨的历史见证,是由硝烟、战火和无数参战英雄的热血铸成的。

“作为子女,我们也曾想从其他渠道为老人再寻两枚纪念章,了却夙愿。但是父亲觉得还是找回60年前自己遗失的才有意义。”康军民说。

如果大家有线索,请尽快与她联系,了却一个老志愿军的心愿,联系电话是17731777957。

2020-11-25 杨静然 田志峰 王立芹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4314.html 1 老兵的心愿 找回丢失的纪念章和肩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