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从校园操场边路过,总是被孩子们快乐的叫喊声吸引,他们或嬉戏打闹,或奋力拼抢,玩得热火朝天。驻足观看,好像自己也年轻了不少。追忆曾经的学生时代,体育可能是记忆中最快乐的校园时光。
近些年,学校里的各色竞技体育项目如火如荼,足球、篮球、跆拳道、轮滑、网球、乒乓球不胜枚举,孩子们幸福感爆棚。体育带给人们的情感冲击是那么的直接而强烈,这一点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竞技有输赢,竞技场上,胜负莫测,可不论结局如何,学生们那拼搏的精神、不服输的劲头,都是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经历。在教育者眼里,体育不仅能壮筋骨,还能调感情、强意志,是人格教育的最好方式。
经常看比赛的人都知道,不到最后一刻不言败,许多反败为胜的奇迹就是在坚持中产生的。如果把体育比赛的过程比作浓缩的人生,那么高潮与低谷、顺境与挫折,短时间内体验一遍人生百味,确实有增广见闻、加深生命厚度的作用。人的全面发展从体育运动开始。运动员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是对卓越和荣誉的追求。艰苦训练付出的是汗水,考验的是敬业精神和意志力。而在公平竞争中收获尊重和友谊,又能完成自我实现和超越。所以说,增强学校体育,就是在为孩子们健康的人生奠基。
都说体育人乐观,天塌下来都不叫事。其实,这来源于长期训练后形成的良好心态,因为在竞技体育中,不管你平时训练时成绩有多好,你都无法决定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你会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唯一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对,坦然面对自己的竞技状态,坦然面对自然条件,坦然面对这一切。一个从小喜欢体育锻炼的人,一定会有一颗坚强的心。这种心态,往往是很多体育人最后成就一番事业的强大动力源。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卢梭在名著《爱弥儿》中说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作为一名家长,我们不仅要教育孩子学知识,教会孩子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成为一个具有积极人生观的人,具有健康状态面貌的人,会学习、有智慧的人,会合作、待人以宽的人,会生存、能独立的人 ……这些,正是童年体育能带给孩子的潜移默化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