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9日
第06版:06

全域全类无死角

海兴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史得江 巩吉钊

天刚蒙蒙亮,海兴县苏基镇张常丰村就迎来了第一拨“客人”——一辆垃圾清运车载着3位保洁员,沿着街道认真收起垃圾。他们是河北顺安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的员工,负责海兴县农村垃圾清运。

这是海兴县全域全类城乡环卫一体化的一个缩影。

2017年,海兴县开始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引入第三方保洁服务公司,将全县197个村庄纳入公司托管体系。管理中,保洁服务公司按每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每8至10户配置1个垃圾桶的标准配置人员和设备,在海兴县投运了14辆垃圾车,实现了垃圾村户收集、公司清运、全县统一处理。

城乡环卫一体化实行3年来,海兴县村庄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不断提高,这种保洁模式越来越跟不上发展形势。

一是保洁区域范围小,公司只负责村内卫生,不服务村边和村外。二是清理对象狭窄,公司只负责村庄生活垃圾的清理,生产垃圾、建筑垃圾等仍然需要村级组织单独处理。

要解决这些问题,海兴县农村全域全类保洁模式应运而生。所谓全域,即全县所有乡村辖区范围内的户外公共区域,都纳入保洁服务公司的清理范围。所谓全类,即不管是生活垃圾、生产垃圾,还是建筑垃圾等,只要是垃圾就是公司清理的对象。

全域全类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推行后,海兴县197个村进行了一次清底大扫除,由新中标公司顺安公司逐村验收确认,依次办理了托管手续。目前,托管体系共配备保洁员550名,配置垃圾桶8017个,安排垃圾清运车14辆,并随着保洁需要随时作出调整。

现在,各村群众自觉将产生的各类垃圾倒入街道两侧的垃圾桶内。村上的保洁员按照责任区域进行全天候保洁,并监督和纠正个别群众的乱洒乱倒行为。14辆垃圾清运车分片负责,不间断地把各村垃圾收集运输到县垃圾处理场进行填埋处理,确保各村垃圾日产日清。业务主管部门按照《城乡全域环卫一体化考核方案》要求,对保洁公司进行日常监督和定期考核管理。

借助全域全类城乡环卫一体化保洁模式,海兴县农村垃圾治理实现了长效管护,各村环境卫生水平显著提高。

2020-12-09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史得江 巩吉钊 全域全类无死角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5744.html 1 海兴农村垃圾日产日清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