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祖国万里征,朝鲜山河冰雪封;敌机昼夜天空转,常炸辎重与交通……”今年90岁的吴桥老兵王玉山,闲时总爱一边翻阅自己写的诗,一边朗诵。为了铭记那段历史,近两年,老人写下了一百多首反映作战生活的诗歌。
和蔼可亲,谦逊温和,初次见面,王玉山给记者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会说朝鲜语,会跳朝鲜舞,骨子里的乐观和坚强让他在惨烈的战争中始终心怀希望。
跟随一首首诗歌,老人向我们讲述起那尘封许久的烽烟记忆……
扔下母亲 入朝参战
走进吴桥县安陵镇端拱王村王玉山的家,目光不自觉地便投向了墙上的老照片,有他多年的立功喜报、奖状和战友的合影,还有在部队不同时期的照片。
王玉山自幼丧父,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食不果腹,母亲便带着他在地主家干活。15岁那年,八路军来了,给老百姓送来了布和粮食。王玉山年少的心受到红色思想的启蒙,随后便加入革命队伍,任民兵队副队长。
1950年10月,越过三八线的美军飞机,肆无忌惮地向朝鲜新义州城投掷炸弹,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22岁的王玉山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前线,成为一名中国志愿军战士。
他一走,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人。根据当时的政策,他本可以不去前线,可王玉山还是自愿报了名,踏上了北上的列车。入朝后,他被分配到38军138师413团运输连,负责给前线部队运输物资。
“我们从辽宁丹东乘火车到朝鲜新义州,然后从这里下车徒步行军。”王玉山说,志愿军中曾流行这样一句话,白天是美国飞机的,夜晚是志愿军的。
千里行军、物资匮乏、战火无情……面对恶劣的环境和强大的敌人,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
运输就像“蚂蚁搬家”
王玉山入朝之际,正值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执行“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战局相对稳定。
而这背后,是巨大的战争物资消耗。王玉山回忆,5次战役后,我军战线迅速南伸,运输线延伸了数百公里。再加上敌机疯狂轰炸,运输工具缺乏,补给更加困难。
一列列火车载着白面、大米、炮弹、胶鞋等物资,从中国运到朝鲜。他的任务就是把火车拉来的物资,卸装到汽车、卡车上,随后再送到前线。他和战友们用肩扛、用手提、用小推车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
每天,王玉山不仅要背着衣服、口粮和30公斤的面,有时还要背着子弹,翻过群山,一点一点地往前线运。
隔一段时间,志愿军运输线就会遭到极大破坏。
“日夜有飞机巡逻轰炸,白天投炸弹,晚上飞来飞去找目标。前方战士跟敌人直接枪对枪、炮对炮,我们后方就是天天跟飞机打交道。” 他说。
“美军武器先进,一颗炮弹落在空中,又分散出多颗小榴弹。我军伤亡惨重。”他说,一次夜间,他和战友坐小卡车运面粉,虽然开着小灯,但还是被敌人发现了。一个炮弹袭来,刚才还说话的战友已经倒地牺牲。王玉山死死地摁住面粉,醒来后嘴和鼻子里已经全都是土,侥幸保住性命。
爱国情怀 坚守一生
1953年7月,历经数次险境终于迎来了抗美援朝的胜利。停战后,王玉山撤到朝鲜万城接受了3个月的培训。从小不识字的他学会了写字,还丰富了文化知识。
其间,他和朝鲜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学会了朝鲜语、朝鲜舞。现在,90岁的他还能用朝鲜语完整地唱上一首《阿里郎》。
1954年,王玉山回国,跟随部队来到大连南部的獐子岛上。在这里,他还展示出多方面的艺术才华。他编排各种节目,自创脱坯舞、渔民舞,被选入了连队的战士表演队。如今家里的墙上,还挂着当年因创编渔民舞获得的奖状。
1957年,王玉山复原回乡,担任村里的村支部书记。1963年,海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根据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一场以河北为主体的大规模群众治水运动在华北大地展开。王玉山担任指导连连长,带领村民们来到沧州黑龙港河,一起扛沙包、挖土坑。
后来,他因在部队学过医疗知识,开始给牲畜看病,在附近几个村远近闻名。
近两年,他又把精力投入到了写诗中。根据自己的记忆,用诗歌记录下抗美援朝的一个个故事,已经创作了《首次被炸》《扫雪》《送面粉》等一百多首。
采访结束,王玉山小心翼翼地拿出了他珍藏的许多老物件,有纪念章、军装,还有在朝鲜战场上用过的消毒液和急救包。时隔70载,历史的烟尘早已散去,沉淀下来的,是王玉山一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