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商林乡垒头村92岁的退伍老兵祁玉相,有着11年的戎马生涯,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历经枪林弹雨的老军人、老革命、老英雄。
1944年9月,祁玉相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八路军冀中军区37区队。“我不能在家里受日本人的气啊,侵略者来了,我当兵拿起枪,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赚一个。”于是,15岁的他就开始了军人生涯。
祁玉相跟随部队在华北平原打阻击战,他服从命令、勇于杀敌,和战友们一起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8年,祁玉相所在的部队进入辽沈战役。沈阳解放后,又开始打平津战役。因作战勇猛、指导有方,后被部队授予政治指导员军干称号。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952年,祁玉相所在的部队在辽宁省本溪市接到抗美援朝的命令。就在那时,祁玉相收到了父亲病重的消息,作为家中的独子,在忠孝难以两全的情形下,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投身战场报效国家。
“那个时候准备抗美援朝,说是老爹病重让我回家,实际上人已经去世了,我答复说回不去了。到了朝鲜后正是打仗的那几天,我又接到家信,说是老爹已经去世,让我回去,那更回不去了,在朝鲜打仗呢哪能回去啊。”回忆起父亲病逝,时隔半世纪,这位坚毅的老人仍眼含泪花。
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那年,祁玉相只有20岁,在135师403团高炮独立营三连任指导员。高炮营,顾名思义,专门打飞机。到达朝鲜后他们奉命保护平壤,配合前方部队打仗。美国的飞机在空中盘旋,祁玉相和战友们时刻警惕,全天几乎不睡觉。望着满天的飞机,祁玉相从未退缩过。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他和战友们坚持战斗了几个月。
1955年,祁玉相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先后在公社里干过保安员,工厂里当过副厂长,后来成了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他的熏陶感染下,儿子祁秀松后成为一名铁道兵。现年64岁的祁秀松是垒头村村委会的会计,他说父亲经常教育后代,革命传统不能丢,吃水不忘挖井人,一定要铭记历史。
祁玉相复员后积极投身家乡建设之中,村里修路、抗击疫情,他都带头捐款。平日里,也准时参加村里党员大会,为村庄发展建言献策。祁玉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位老党员的使命和担当。“虽然走过了许多生生死死的险路,但能活到今天,还得到党和政府的优待,已是最大的幸福。”说到这,老人再度哽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