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市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
沧州派出4批医疗队支援湖北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坚决打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体战、阻击战。疫情面前,领导带头、干部带头、党员带头,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让鲜红的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全市人民众志成城、严防死守,织密联防联控网络,筑牢群防群治防线。同时,根据湖北疫情防控和救治需要,我市相继派出4批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与湖北人民并肩作战,贡献了沧州力量。
2.我市陆续举行6批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一大批好项目落地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基
3月2日,全市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举行,总投资622.8亿元的221个项目集中开工,由此拉开了我市2020年度重点项目建设的大幕。一年来,各级各部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市共举行6批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开工项目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农业产业化等领域,为推动沧州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十四五”时期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和发动机奠定了坚实基础。
3.我市实施五大行动推动“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
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我市全面实施五大行动,推动“抓党建、促脱贫、保小康”活动深入开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实施“堡垒示范”行动,强化基层基础,决战脱贫攻坚保小康;实施“先锋引领”行动,狠抓队伍建设,引领脱贫攻坚保小康;实施“能力提升”行动,加大扶贫一线干部培训力度,助力脱贫攻坚保小康;实施“人才支撑”行动,汇聚各类人才,服务脱贫攻坚保小康;实施“帮扶助力”行动,统筹各方力量,聚力脱贫攻坚保小康。
4.沧州全国率先在主城区市政道路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测试道路总里程达229公里,全国排名第二
5月14日,沧州市第二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开放暨Apollo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沧州)应用实验室和自动驾驶创新应用运营中心揭牌仪式,在沧州经济开发区举行。沧州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区范围从沧州经济开发区延伸至市主城区,沧州成为全国第一个在主城区市政道路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的城市,测试道路总里程达到229公里,全国城市排名居第二位,仅次于北京。
5.沧州企业开办实施全城办一日办即时办
津沧两地开办企业实现跨省通办
6月1日起,市行政审批局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二楼设立“企业开办专区”和“企业开办自助专区”,实施企业开办全城办、一日办、即时办。11月,市行政审批局与天津市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签署框架协议,合作推出“企业开办跨省通办”工作机制,凡到沧州市、天津市静海区申请开办企业的投资者,均可在天津市静海区、沧州市辖区内任何一个政务服务大厅企业开办窗口提交申请,由企业住所所在地的登记机关核发营业执照。
6.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任务
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基层痛点堵点
2020年以来,我市牢牢抓住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机遇,围绕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党建引领、优化组织架构、下沉资源力量、强化服务保障,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基层痛点、堵点,从根本上为基层减负、赋权,不断激发基层治理活力。截至6月上旬,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深化乡镇和街道改革任务。改革后,全市191个乡镇和街道共设置工作机构1543个,较改革前减少201个,精简比例11.5%。所有乡镇和街道均成立了行政综合服务中心,构建起便民高效的审批服务工作体系。
7.我市各县(市、区)全部成立社会救助基金会
救助基金为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兜底”
7月初,我市16个县(市、区)全部成立社会救助基金会,其性质为慈善组织。在此基础上,沧州市社会救助基金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这标志着社会救助基金将正式发挥作用,对在落实各项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政策或扶贫政策后,基本生活依然困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户、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及其他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特殊困难群众开展救助,切实兜住兜牢兜好基本民生保障安全底线。
8.石衡沧港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将形成沿线地区至石家庄等重要节点城市的大容量快速客运通道
8月5日,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全线首桩在中铁三局承建的南排河特大桥正式开钻。这标志着石衡沧港城际铁路衡黄段工程正式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石港城际铁路是京津冀城市群“四纵四横一环”城际铁路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西起石家庄,东至渤海新区,全长333.8公里,设计速度每小时250公里,全线新设11座车站,预留沧州机场站。本项目的建设,将形成沿线地区至石家庄、天津等重要节点城市的大容量快速客运通道。
9.“中国GDP百强榜”沧州排名60位
较2019年上升5位
9月,21世纪数据新闻实验室公布了2020上半年GDP百强城市统计名单,河北6市上榜,其中沧州排名第60位,较2019年上升5位。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和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形势,我市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抓好沿海经济带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及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援企纾困、扶持项目建设,生产供给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逐月好转,消费需求逐步回暖,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整体经济稳步回升向好态势明显。
10.市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相继召开
沧州绘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蓝图
9月11日,市委九届九次全会召开;11月16日,市委九届十次全会召开。两次全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动员全市上下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大干苦干,加快推动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新局面。两次全会一脉相承,目标指向一以贯之,工作部署接续递进,绘就了“十四五”时期沧州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蓝图,并规划了二○三五年远景目标。
11.第八届中国淘宝村峰会在肃宁举行
主题为“小康与小美——以数字乡村促美丽乡村”
9月25日至27日,第八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在肃宁县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全国淘宝村(镇)代表、电商领军人才等齐聚一堂,激荡思想智慧、共商乡村振兴。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始创于2013年,每年举办一次,已成为国内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顶级盛会。本届论坛以“小康与小美——以数字乡村促美丽乡村”为主题,其间还举办了淘宝村淘宝镇授牌仪式、淘宝村峰会交接仪式、“淘宝村英雄会”主题晚会、国际研讨会、学术研讨会、“草根”茶话会、参观游学等系列活动。
12.全市扎实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
形成加压鼓劲、增比进位、苦干实干、狠抓落实的新局面
10月9日,我市召开“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动员部署会议。市委决定,从10月10日开始到2021年1月上旬,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按照市委部署,各级各部门严格把握作风教育的总体部署、重点内容和关键环节,按照动员学习、查摆检视、剖析整改、总结提升四个环节有序推进,重点从“严”字当头、“细”字用心、“深”字发力、“实”字落地、“快”字提速等方面开展对照检查、自我剖析、总结整改。通过作风教育深入开展,全市上下形成了加压鼓劲、增比进位、苦干实干、狠抓落实的新局面。
13.沧州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
已连续5次荣获此殊荣
在10月20日上午举行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沧州被授予新一届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也是我市连续第5次获此殊荣。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双拥工作、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双拥工作系列部署,以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为主线,以双拥政策法规为保障,以增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题,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载体,以解决军民关注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广大官兵和优抚对象满意为标准,深化军地共建,弘扬双拥文化,实现了国防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
14.黄骅港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前11个月吞吐货物2.8亿吨
今年前11个月,黄骅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同比增长达5.52%,增速持续上涨。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集装箱累计完成64.74万标箱,同比增长24.71%,增速位居河北三大港口第一。今年以来,黄骅港坚持疫情防控和港口生产建设“两手抓、两不误”,攻坚克难,多点发力,有力保障了港口吞吐量逆势增长。沧州港务集团与天津港联合推出集装箱环渤海内支线“天天班海上快线”,对其船舶予以优先靠离泊,并顺利实现20万吨级船舶夜航,显著提高了航道和泊位利用率。
15.沧州日报公益路上书写为民情怀
开展多项公益活动温暖沧州
新闻之道在于为民情怀。2020年,沧州日报在做好报纸出版工作的同时,不忘履行社会责任,组织了多项有影响的公益活动:帮沧州籍烈士寻找亲人以慰英魂,帮助海兴贫困群众卖出千亩秋雪蜜桃,帮助青县梨农销售因疫情积压的鸭梨,为保护沧州老水塔奔走呼吁,抢救性寻访抗战老兵致敬英雄,成立读书会倡导全民读书……每一个活动,采编人员都是带着情感去做,也因此温暖了许许多多受助者的心。这种温暖,对于媒体是一种责任、一种情怀,对于社会,则是一种感召、一种凝聚、一种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