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5日
第06版:06

民国大瓶

魏新民

朋友这些年搞收藏、为自己淘来的老物件,建了一个民俗博物馆。临近开馆了,感觉还缺几样东西,老姜把风散出去,请古玩圈里的朋友留心张罗,很快就有了回应。

献县一位赵姓朋友来信儿,问:“有一对儿民国大瓶,要不?”

老姜玩收藏,走精品路线,民国大瓶,档次有点低,一向不入老姜法眼。一般画师的还真没有多大意思,除非是周晓松,还有一眼。可,哪里淘换去。

对方催得紧:“不要,人家后边可有主家等着呢。”

一来当时没抽出空来,二来,不知是谁的,怕白跑一趟。这样就“慎”了几天,老赵还真负责任,过几天,又来话了,“那个大瓶卖了,卖给大城一个姓吕的了。如果还打算要,我可以帮着再买回来。”

真够意思。

老姜看人家这么热情,不好意思再拖,就跟朋友说:“不行,咱去趟大城,如果合适,就买回来。”

“那就去吧。”朋友对老姜言听计从。

在老赵的指引下,在大城古玩市场找到了那个老吕,一看货,竟然就是周晓松的!

这花卉大瓶,品相完好,没有一点磕碰,这已经很难得,而且画得也真是好。

“准备要多少钱?”老姜有心要了。

老吕说:“怎么也得8000元。”

老吕的话刚出口,老赵就问了一句:“你多少钱买的?”

他心里清楚,这个大瓶他是花3500元买的。

老吕一听,不高兴了,怎么,封我口啊?古玩行规矩,你不懂啊?“不问多少钱买的,也不问买谁的”,你管我多少钱买的?

就没好气地顶回他:“雇车、来回吃饭,不花钱啊?你怎么也得让我赚个三头六百的吧?”

这话没错。

可老赵也不示弱:“老姜又不是外人,怎么,你还想赚他的钱啊?”

真是为朋友两肋插刀了。

老姜一看,都是朋友,别伤了和气,赶紧打圆场,“没事没事,打算卖多少你就直说。”

按自己掌握的信息,这样品相的大瓶,又是周晓松亲绘,拍卖会上怎么也得值五六万了。

“5000元,不能再少了!”老吕还是落下来不少。其实在老姜眼里,8000元不多,也认头。

周晓松是开民国浅绛彩先河的人物,市场上难得一见,这是捡了一个“大漏”,只是,买卖嘛,不打打折,杀杀价,显得不是买卖。

“成交!”

老姜当即拍板!朋友的博物馆就等着这样的一个大瓶“衬俊儿”呢。

当时光替朋友高兴了,办完,就匆匆回去了。

他忽略了一件事,直到若干年以后,才醒悟过来。

那天,在德州市场碰见了老刘,老刘跟老赵是朋友,无话不谈。老刘说了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嘿!你真忠心耿耿啊!”

当时没在意,这老刘,说什么呢。

后来碰上,又说了一回,两次说同样的话,老姜走心了,吗意思呢?

哪点做得不周到了?猛然想到,人家老赵牵线搭桥,从献县一路陪着跑到大城,要说朋友,帮忙也是应该。可,拿点报酬,也是人之常情,再说古玩行也有这规矩,这是让老刘带话“敲打”自己呢。

按说,老姜是在这个圈子里混出来的,应该知道,可这么简单的理儿,当时愣是没想起来。

可见老虎总有打盹的时候。

过后,老姜拿了1000元给老赵,这钱本该朋友出,可当时没办。事隔多年,再提这事显得没意思,是自己没办好,情愿自掏腰包,弥补这个欠缺。

老赵一头雾水,心想,好模好样给我钱干吗?

“这是吗钱?”

老姜不好明说,“让你拿着你就拿着,反正是你该得的。”

“你不说清楚,我不能要!”老赵也上来拧脾气。

老姜只得说出实情。

这一下,老赵急了。

“嗨,你这不没有的事吗?我多咱让老刘捎话给你要钱啦?”

他说,自己压根没想这回事。

“你姜爷够朋友,为朋友帮忙,没收过一分钱,怎么,到我这儿,我就成钱串子脑袋了?”

老赵有点委屈。

“不行,我得去找老刘问问。”

正说着,老刘笑着过来了:“误会,误会,是我以为那天老赵得了好处费,让他出血请客,他才说,没那八宗事。我觉得不公,才去敲打敲打你的。”

并声明这件事跟老赵没半毛钱关系。

三人又说笑了一阵,老姜还是坚持要给,老赵坚持不要,最后还是听老刘裁决:“这样吧,老姜,这钱你拿回去,但是你得出点血。”

“行啊,怎么个出法?”

“请我哥儿俩啊!”

老姜痛快道,“好好好,走,咱老哥儿仨涮羊肉去!”

2020-12-25 魏新民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7885.html 1 民国大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