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1日
第06版:06

姜三其人

杨文亭

姜三,运河人氏。其父新中国成立前即在沧州老城隍庙经营古玩。姜三懵懂之年,耳濡目染,慧根早生,尤喜瓷器。迫于生计,十三四岁即辍学随父亲下乡收货。几年来穷尽家学学养,况且古时沧州地瘠民贫,珍品不多,无从锻炼眼力,遂投奔天津开文物店的姨夫。两年学徒,聆听教诲,观摩过手藏品。姨夫视为可造之材,遂介绍到李海文门下。这津城李二爷,可是赫赫有名的大古玩商。经营古玩上承明嘉靖年间先祖。至李海文传承坐商一派,最是正统兴旺。京津沪三大古玩市场,天津得京畿水陆码头之利,多豪门巨贾。自圆明园被焚,尤其庚子之乱太后西狩后,被盗故宫宝物,多销往津门;逊位末帝逐居天津时,大量倒卖故宫文物,更使天津古玩市场为一时之冠。李二爷恰逢其时,生意兴旺时养四十余人搜罗珍品供各大古玩店。在古瓷界有横头子(有大货者)之称。李二爷无儿无女,得姜三为关门弟子,大慰老怀。姜三良笃刻苦,亦徒亦儿,朝夕侍奉,尽得亲传。

7年后,李二爷夫妇含笑归西,所余古瓷,悉数赠与姜三。无意中得此回报,姜三福缘善庆,更决意光大一脉。下乡村、走街巷,蹲鬼市,走京下卫,广识古瓷真迹。盘、碗、碟、洗、瓶;胎、釉、型、工、纹;汝、官、哥、钧、定,观千剑而后识器,不断磨炼一双毒眼,并多学银匠、锔匠手艺,通过修补镶口,深入了解瓷器内部构造、窑变过程,从根本上把握瓷器这“火的艺术”。同时。广泛涉猎相关的风水、禁忌等风俗习惯,成为学养深厚的瓷行中人。

多年闯荡,积健为雄,在花甲之年于金街开“藏宝阁”古玩店。承古训,定门规。坚持买卖三求:

求实。古玩凭眼力吃饭。古玩行规矩,一旦成交,互不反悔,不管真假,愿赌服输。姜三却大书“保真销售”,底气十足。

求精。主要收售元代以前的高古瓷器,兼收明清官窑瓷器。像民国老器、新中国成立至“文革”前旧器除非极精品,多不入法眼。鉴赏也极精。曾有高手以元青花盘盘道,在问及出土时,高手坚持说是黄河沉船出土,姜三搭一眼断定是运河出土,盖因黄河多沙,浸痕散乱而浅,运河多胶泥,浸迹集中而深,一时众人皆服其妙。

求忠。世间万物,散易聚难。古瓷一旦流失海外,回国势若登天。曾有人出大价钱买宋双耳瓶,欲混迹工艺品中出境,被姜三断然拒绝。这是守法,更是守护老祖宗留下的东西。不卖祖宗是融化在血液中的基本信念。面对古玩市场鱼龙混杂鱼目混珠乱象,时常摇头叹息:“什么时候这潭水澄清了,古玩才能发扬光大。”也许因为孤高不俗,买卖有些清淡,但姜三容膝易安,老而弥坚。

人禀赋结缘不同,该吃哪碗饭自有定数。善、勤、悟、练,加上天分机缘,姜三遂成新时期的老匠人。

2021-01-01 杨文亭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8747.html 1 姜三其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