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08日
第03版:03

马凤图:推动传统武术体育化进程

清末民初,民间武术社团蜂拥而起,这是中国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转型的重要历史现象,也是传统武术完成体育化进程的重要环节。马凤图是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

马凤图(1888-1973年),字健翊,回族,沧县(今属孟村回族自治县)杨石桥村人,现代著名武术家。他参加过晚清武童生应试训练,并跟从祖父马捷元、父亲马化堂、舅父吴懋堂学习劈挂、八极等家传武术。12岁起师从盐山黄林彪(伟村)先生,系统学习通备拳法,兼学中医。

1910年,马凤图在天津读大学时,与叶云表、张恩绶等人,以“中华武术会”为基础,发起创立了“中华武士会”。“中华武士会”从筹谋到正式成立历时一年之久,他做了大量工作,起了重要作用。1911年,“中华武士会”在天津河北三条石自治研究所内召开第一次筹备大会,推选叶云表为会长,马凤图任副会长兼总教习。马凤图欣然为“中华武士会”成立题词:势通百节招通胆,气润三焦德润身。1912年9月,“中华武士会”在天津河北公园教育公会正式成立。

在推动组建“中华武士会”顺利运行之后,马凤图受同盟会委派燕京支部指派,投入军界开展武术活动,并着力通过组建武术机构加速武术体育化进程。

1925年,在西北军察哈尔都统署任参议的马凤图,在张家口创立白刃战术研究室,依托研究室,成立了“新武术研究会”,任室主任兼任会长。马凤图制定了全军统一的劈刺教材,研究武术改革发展的新途径,逐步研发出一套可以推广到全国的民族体育训练和竞技体制。1930年5月,马凤图任青海省政府委员兼秘书长。其间,他与当地武术热心人士王剑萍等发起创立省国术馆,这是整个大西北创立最早的省级国术馆。1934年4月,他作为主要发起人,创立了甘肃省国术馆。

上世纪40年代末,马凤图在西北师范学院体育系担任武术兼课教授,创立“华斌体育学社”,主要以大中学生为对象,传授通备门劈挂、八极、翻子等拳械技艺及劈刺、摔跤、拳击等对抗性项目,培养了不少优秀人才。新中国成立后,马凤图曾长期担任甘肃省武协主席。

曹广欣 周 娜 整理

2021-01-08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395.html 1 马凤图:推动传统武术体育化进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