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11日
第04版:04

美丽乡村入画来

(上接第一版)

在整治行动中,全市累计投入各级各类资金44.4亿元,其中争取省级以上财政项目资金8.3亿元,市级财政投入资金1.7亿元,县级投入27.9亿元,社会资本和乡村自筹资金6.5亿元。

这组数据,彰显出我市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决心和意志。实践中,我市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坚持严字当头、质量为先、人民满意至上,严格推进各类项目实施,在强化资金保障上下足真功夫。2020年以来,市人居办增设项目管理组,紧盯项目、加强培训,严控质量、强化监管,先后组织项目管理培训和督导调度20余次,下发项目督办函10余张,确保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

在项目建设增强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同时,通过集中行动解决突出问题和强弱项,“两手抓、两手硬”,双翼齐飞,大力度提升全域整治质量。

青县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过程中,建立健全观摩拉练和考核评比等机制,在大运河沿线33个村庄河堤打造21公里骑行慢道,并形成百余个小游园、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随着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运河沿线,水天一色、风景宜人,非常适合休憩游玩,廊坊大城的骑行队经常到这骑行,成为骑行队钟爱的“打卡圣地”。

聚焦大力“清脏治乱”,在全市范围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吹响集中整治的集结号。各县(市、区)创新自选动作,组织开展“清脏治乱、百村示范”“城区净城、村庄清洁”“百日攻坚”等行动。其中,黄骅市坚持全域推进,累计投入10多亿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肃宁县以打造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契机,努力打造乡村发展的样板与标杆;泊头市重点打造“三区、十线、多片”,以国道沿线环境整治为标杆,着力打造生态交通廊道;海兴县环卫治理再升级,实现全域全类无盲区、农村垃圾治理的长效管护;东光县推行乡村两级“塘长制”,全县939座坑塘有了“管家”……全市乡村纷纷开启“美颜模式”。同时,针对检查反馈意见、明察暗访和“随手拍”反馈的问题,全面开展大排查大整治,确保整改到位、问题清零。

以“倒逼机制”推动工作走深走实。我市加强督导考评,制定“百乡(镇)联创、千村示范”考核办法和市直部门包联督导责任制,实行任务打包、责任捆绑、划片包干、一包到底,将考核延伸到乡镇,进行全市大排名通报。同时,市人居办在对各县(市、区)反复督导的基础上,采用第三方公司无人机飞访巡查的形式,实现对整治工作的精准监督。

着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规范化,不断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截至目前,各县(市、区)已初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并积极探索推进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营模式。以乡镇或村庄为主体,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运营、管理和监督,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重点突破、亮点荟萃,美丽乡村焕发生机

“沿用千百年的旱厕彻底‘退休’了。现在全村189户全部装上了水冲式厕所,污水通过管道直接排到村头污水处理站,处理过程没有臭味、更加干净,而且村民没花一分钱。”日前,走进吴桥县曹洼乡前李村,村民赵卫华看着新改建的厕所,诉说着心中的喜悦。

吴桥全县上下统一思想,以系统化思路推进“厕所革命”,探索推进农村水厕并治“1+X”新模式,实现改厕治污同步进行,让群众“方便”更加方便。作为全省厕所改革中的典型经验,吴桥农村水厕并治“1+X”新模式上报国家农业农村部后,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领导到吴桥进行专题调研,不仅给予高度评价,而且将这一模式列入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巡礼专栏。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实践中,我市不断创新机制模式,探索整治新路径,各地工作亮点纷呈。

围绕建立奖励机制,激发群众热情,任丘、青县、献县等地广泛动员村民、乡贤、企业等积极参与整治,县级财政配套奖励资金,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乡村新格局。以任丘为例,当地设立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对纳入2019年美丽乡村建设的标杆村、精品村、合格村,财政资金对建设村群众捐款按照1:1进行奖补。

围绕健全推进机制,构建工作“大网络”,我市在“1+2+3”工作制度体系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级网络管理责任制和市直部门包联督导责任制,纵向明确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实施清单式管理;横向强化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合力攻坚。各县(市、区)参照市级做法也建立了相应工作机制。其中,东光县在全县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分制考核,五星级管理”模式,对所有乡镇、村庄按照考核得分评为五星到一星五个档次,对先进乡镇、村进行通报表彰,并与政策扶持、干部待遇、提升晋级挂钩;对倒排后进的,约谈诫勉,问责追责。

走进泊头市大炉村,一户户村民家中的庭院角落焕然一新,新改造的玻璃钢三格式无害化厕所干净整洁,这让村民有了市民的生活感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泊头市高度重视农村厕所改造工作,在我市率先开启了玻璃钢三格式无害化厕所的改造,并建立起厕污长效管护的社会化、市场化运营机制,形成“农户厕污——吸污车分散收集——无害化处理站集中固液分离——资源化利用厂集中无害化加工——农户还田利用”链条,打造从农户来到农户去的“厕污变废为宝微循环”模式,为农民打造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推进,累计改造卫生厕所70.05万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扎实有效,“村收集、乡镇转运、县集中处理”模式覆盖所有村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三年任务,累计完成污水治理村庄1653个,完成污水管控村庄4028个;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所有行政村全部完成“五清三建一改”任务,完成村庄绿化面积45万亩……翻看我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交上的“成绩单”,日日夜夜的辛勤付出和默默坚守,换来的是成千上万百姓的认可和点赞。

放眼狮城大地,一幅“环境优美、乡村宜居、农民幸福”的靓丽画卷徐徐展开,彰显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新成效,昭示着乡村振兴发展的美好愿景。

2021-01-11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9557.html 1 美丽乡村入画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