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月22日
第05版:05

巾帼男儿:河北梆子可以唱得更好听

本报记者 杨金丽

舞台上英俊潇洒

生活中貌美如花

谁能相信,台上那个长须飘飘、风流潇洒、醉态酣然的李太白,卸了妆,竟是个美丽时尚的年轻女子?

谁能相信,11岁从没接触过戏曲的她,阴差阳错走进了河北梆子的天地,受到王玉磬的赏识,在戏曲界开拓出一片别样的天空。

她,就是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小百花剧团青年老生演员、青县姑娘陈亭。近日,在戏曲比赛中,荣膺中国戏曲十大青年领军称号。

阴差阳错

不爱戏女孩唱了戏

假如不是在戏里看见陈亭饰演的角色,她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时尚女生。月白色高领毛衫,挽着丸子头,化着浓淡适宜的妆,窈窕明媚,自带一股英气。

“有媒体说我是演老生的时尚女生。”陈亭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哪里有半点舞台上指点江山、铁血诗酒的古代男儿气概。

演男人像男人,做女生是女生。这是陈亭的戏与人生。

采访之前,百度过陈亭,网上说她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戏曲艺术。询问她从艺之路,她坦言:“我们家没有一个人唱戏,也没有戏迷。我是误打误撞走进这一行的。”

陈亭家都爱唱歌,陈亭有一副好嗓子,没人教,自己就学会很多歌曲。10岁时,天津艺术职业学院河北梆子班招生。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家人给她报了名。对戏一窍不通的她,唱的是《青藏高原》《山路十八弯》。“唱梆子就需要这样的好嗓子。”招生老师拍了板。

“进了学校才知道,天呀,这哪是学戏啊,简直是受罪。”陈亭说,那段时间,她几乎天天以泪洗面。梆子班的学员们要么是世家子弟,要么从小学戏,大多有基本功。陈亭没有幼功,发育得早,练腰腿功吃了不少苦。白天练功哭,晚上想妈妈还是哭。直到两个学期后,她才逐渐适应了戏校的生活。

陈亭开始学的是青衣,学校发现她嗓子特别宽厚,高低音都能驾驭,就让她跟陈秀兰学习王(王玉磬)派老生。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亭第一次彩排《五彩轿》,就得到河北梆子名家王玉磬的认可和称赞。

王玉磬在河北梆子界占有重要地位,她创造的“王派”艺术,在全国剧坛影响深远,被誉为河北梆子剧种“五杆大旗”之一,很多经典唱段广为传唱。能得到老艺术家的认可,陈亭喜出望外。王玉磬在世时,陈亭在老师陈秀兰的带领下多次到王老家探望、学习。王玉磬非常喜欢这个聪明伶俐、嗓音洪亮的小姑娘,悉心指点。

还在艺校期间,陈亭就名声在外了。每年期末学生们进行汇报演出时,很多河北梆子戏迷慕名到学校礼堂看她的表演。

走上舞台

女老生一炮而红

从艺校毕业后,陈亭被分到天津河北梆子剧院小百花剧团。加入剧团后,她演的第一出戏《辕门斩子》,一炮而红。很多观众喜欢陈亭,爱看她的戏,尤其令她感动的是,观众们对她非常包容,像家人一样爱护她,陪伴她在舞台上一步步走向成熟。

生活中,陈亭时尚靓丽;舞台上,摇身一变,成了铮铮男儿。她是《辕门斩子》里顾全大局的杨延景,是《太白醉写》里才气四溢的李太白,是《秦香莲·杀庙》里义气干云的韩琦,是《苏武牧羊》里忠义千秋的苏武……她的表演细腻传神,嗓音高亢激昂,深得“王派”三昧。

如今,陈亭是国家二级演员,小百花剧团副团长。生活中,和很多女孩子一样,她是爸爸妈妈的小棉袄、小公主,大家公认的仗义执言的亭姐。她心目中的偶像,是孟小冬——那个生活中貌美如花、舞台上英俊潇洒的京剧女老生“冬皇”。

2015年,陈亭拜著名河北梆子表演艺术家、王派传人陈春为师,艺术日趋成熟。她先后荣获首届黄河流域戏剧红梅大赛金奖、首届京津冀河北梆子青年演员大赛金奖。2018年,她主演的《刘伶醉酒》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创作资助项目。她还荣获过天津市首届文艺“舞台新星”、天津青年“创新创业创优”先进个人等称号。

河北梆子之外,她尝试着涉猎其他艺术领域。在京味话剧《天命》中扮演民国京剧艺人赵梁红,是她一次小小的跨界。她说:“我不想在艺术上固步自封,希望自己能在各个方面加强锻炼。本科我读了天津音乐学院民族声乐系。我想进一步钻研唱法,找到科学的发声方法,保护好嗓子。”

赢得殊荣

希望梆子更好听

参加“中国戏曲十大青年领军”大型戏曲竞技节目,对陈亭来说,收获是多重的:不仅赢得殊荣,还在这个舞台上结识了那么多的戏曲艺术家、那么多不同剧种的优秀演员们,从每个人身上都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个节目是由西安广播电视台和白燕升团队共同打造的。节目总策划兼主持人白燕升是黄骅人,和陈亭是沧州老乡。“白老师很重视戏曲青年一代的发展,更是戏曲界的伯乐,是我们沧州人的骄傲。”陈亭说,参加比赛的都是“85后”“90后”年轻演员,大家来自不同剧种,行当各异,但都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经过小组赛、复活赛、对抗赛、评委复议等环节的比拼,最后,10个剧种的10名青年演员脱颖而出。

闽剧、锡剧、秦腔、京剧、越剧、昆曲、评剧、蒲剧……赛场上,各个剧种的青年演员拿出各自绝活儿,代表河北梆子参赛的陈亭,一曲梆子腔豪迈激昂,又潇洒帅气。这个瘦瘦小小的女孩子,一旦扮上了妆,竟如李太白附体,一举一动都带着大唐才子的豪气与风流。

“其实名次真的不重要。”陈亭说,舞台上当然要竭尽所能展现最美的那一面,但同时也要有一颗平常心。“其他剧种演员的每一个片段我都看,每个人都很优秀,都有过人之处,我觉得自己应该更多地向大家学习和交流。尤其喜欢闽剧小生杨帅、越剧陈丽君,让我很惊艳。最近几天我一直反复听,反复看,旋律、唱腔、妆容……那种传承自南戏的温柔细腻,简直太美了。我在想,可不可以融合在河北梆子里,除了高亢,梆子也可以更好听!”陈亭兴奋地与记者分享着她的感受。

2021-01-22 本报记者 杨金丽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1776.html 1 巾帼男儿:河北梆子可以唱得更好听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