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很难想象,数九寒天,一位65岁的老人会爬上20米的水罐修理闸门,为村民解决吃水问题。这位老人,是任丘市石门桥镇磨盘街村党支部书记王铁良。上任以来,不管干啥工作,王铁良都冲锋在前。他常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干部干部,有难事了,咱得带头干才对得起群众给的这个称呼!”
脱贫攻坚,一个也不能少
“小崔,在家吗?我给你送水来了。”还没踏进崔小蛇家的大门,王铁良就高声地招呼着。
王铁良的声音崔小蛇太熟悉了。他赶紧走出屋,笑着把水接了过来。
崔小蛇是磨盘街村的脱贫户。因智力残疾,2015年被列为村中唯一一个建档立卡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2019年,顺利实现脱贫。
脱贫不脱政策,摘帽不变帮扶。因崔小蛇住得离村里健康水站较远,取水打水不方便,王铁良就当起了义务送水员。
只要时间允许,王铁良都会骑着电三轮给崔小蛇送桶水,看看他的生活近况。同时,还不忘普及一下帮扶政策:“咱自来水管的水有杂质,这健康水站的水喝起来更健康,政府政策好,每个建档立卡户每年可以免费取水2000升,你就放心喝吧!”
这还只是温暖崔小蛇的诸多事情之一。今年夏天雨水大,崔小蛇的房子地势低,一场大雨后,屋前大量积水。了解到情况后,王铁良二话不说,带着“两委”干部来到他家,蹚着泥水就搭起了临时通道。“咱磨盘街人在奔小康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人!”
排调纠纷,有矛盾不上交
“王书记,你给俺评评理,隔壁盖房,把建筑材料随便搁,让俺家出不来进不去的,我找他理论,他还挺不客气。”“王书记,这事儿你得管,过道大伙儿都得用,凭啥他家就占上了。”……在磨盘街村,大事小情,王铁良帮忙协调的事儿还不少。
每到这时,他都会一边集合矛盾双方,一边召来民调会成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力争将纠纷化于无形。
上任后,在民调组织的基础上,王铁良组建了纠纷排调党小组等功能党小组。别看小组成员只有6人,但涵盖了村里的老干部、老村民代表和红白理事会成员等多方力量。“小组成员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群众经验丰富,在村里说话占分量。”
去年,借助纠纷排调党小组,王铁良共化解大小矛盾纠纷11起,将信访隐患化解在一线。正因如此,磨盘街村多年来没有发生上访事件,连续多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
改善民生,村庄逐年蜕变
“书记,咱村环境挺好,美中不足的是还缺个游园。”“村里没有乒乓球台,休闲健身还得四处跑,啥时咱村能有个自己的活动室?”“咱村的路灯只有主干大街有,啥时能都装上路灯?”……知道王铁良爱干事、能干事,平日里,找他反映问题的村民不少。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工程是咱村‘两委’凝聚民心的突破口。”畅通干群沟通渠道,村民将需求意见反映给磨盘街村党支部后,由党支部探讨意见可行性,再提交“两委”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决议。最终,一个个民心工程相继落地。
村里改厕,不少村民积极响应,但是顾虑也不少。“抽粪车不好找,抽一回就得要50块钱,花销不小。”有村民反映。得知这一情况后,王铁良专门找来一辆抽粪车,协商抽粪车随叫随到,费用也降低到35元。与此同时,改厕的农户每抽厕一次,村里还给每户补助12元。这一项,村里每年要支出1000多元。这个举措彻底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2020年,磨盘街村进行厕所革命收尾,实现了厕改全覆盖。
2020年,村内修建排水管道3328米,实现排水管道村村通;修建太阳能路灯117盏,实现亮化全覆盖;铺设柏油路2200多平方米,投资20余万元,修建新游园、篮球场和多功能活动室,使村民有了休闲娱乐的新去处。
现在的磨盘街村,路净了、村美了,真正成了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