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宁美红 本报通讯员 任振宇 刘国振
“挺好,挺好,现在过得挺好。”采访中,吕从军说得最多的就是这么几句话。
“今年过年,俺早早就备下了年货,鱼啊肉啊,还有给孩子们的压岁钱,就盼着过年了。”他一脸喜气洋洋。
何曾想,这洋溢着喜气的年味已在这个家消失了许久。
吕从军是黄骅市羊二庄回族镇何小庄村人,今年55岁。2017年,经历了两次肠癌手术后,他不得不在家卧床一年多。不能外出赚钱,高昂的手术费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也因此,吕从军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那时候,欠了一屁股债,哪有心情过年,谁都没个笑脸。看着别人都欢欢喜喜,心里不是个滋味,跟谁都不愿意说话。有时候就想,这日子以后该怎么过呀?”看着吕从军每天愁眉苦脸,90多岁的老母亲,也时常跟着掉眼泪。
“这年,不如不过。”那些年过节,吕从军一家心里都不是味。
转眼,到了2018年秋天。病情逐渐好转,不服输的吕从军开始寻求脱贫之路。在镇民政所的帮助下,他成功申请了一笔5万元的扶贫贷款,并用这笔资金盖起了鸡舍、购买了500只蛋鸡,从此踏上脱贫之路。
由于此前有过养蛋鸡的经验,吕从军自养殖初期便打定主意要以质取胜,铆足了劲儿用土鸡蛋打开市场。
坚持生态养殖,玉米是主要饲料。为了严把质量关,从玉米的采收开始,他便层层筛选,饲料粉碎、搅拌,全程亲力亲为,在养殖过程中确保不使用抗生素,大大提高了蛋鸡和鸡蛋的安全性。为了方便照顾这些蛋鸡,吕从军几乎长年住在鸡舍旁边的小屋,每天早上都会准点起床配饲料、扫鸡舍,忙得不亦乐乎。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他精心饲养,前来购买鸡蛋的顾客络绎不绝。去年疫情期间,政府还帮他解决了鸡蛋的滞销问题。随着好口碑不断累积,他的顾客群体也从黄骅市区扩大到渤海新区等地,还有企业专门来订购土鸡蛋作为职工福利。
如今,蛋鸡养殖每年可带来一万多元的收入。脱了贫,吕从军每天脸上都挂着笑容,干起活儿来更起劲儿了。“别说我了,家里老太太都跟着一块儿高兴,没事儿就到鸡舍来看看。”
各项扶贫政策相助,不仅缓解了吕从军的生活压力,更让他找到了事业的方向,对未来充满希望。
“今后,俺准备扩大规模、自力更生,争取让日子越过越好。”吕从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