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还在为救助站鸟儿的口粮发愁,一天时间,就收到了10多位热心朋友的支援,几位垂钓者纷纷贡献出了自己的渔获,这下足够鸟儿吃一段时间了!今天天空格外蓝,满天都是小心心。”2月17日21时,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志愿者卢莉发了个朋友圈后,踏实入睡。
2月15日,农历大年初四。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参加了“让候鸟飞”公益组织举办的“零野味春节”大型直播宣传活动。志愿者们来到任丘市出岸镇小白河沿岸,在宣传禁捕禁食野生动物的同时,他们还带着重要任务——为救助站的鸟儿寻找口粮。
虽然春节前储备了100多元的泥鳅和小鱼,但大年初一、初三,志愿者团队先后救助了两只大麻鹣和一只红隼。鸟儿多、食量大,春节期间农贸市场停业,储备的食物见底,为鸟儿找口粮成为燃眉之急。
“8只受伤的鸟儿在救助点过年,急需铅笔粗细的泥鳅和烟盒大小的活鱼作为口粮,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志愿者在微信朋友圈求助的同时,还兵分多路为鸟儿筹集食物。
“你就是爱鸟护鸟公益组织负责人王晓晔吧?”一位垂钓者一眼就认出了王晓晔,听说救助站的鸟儿急需小鱼,他二话没说就把桶中的鱼贡献了出来。
一位垂钓者主动留下志愿者的联系方式:“前段时间,附近有电鱼和挂鸟网的,再发现这种情况,我第一时间联系你们。”
还有人主动把自己的电话告诉王晓晔:“鸟儿再需要口粮,就给我打电话,我联系钓友们一起出动。”
爱心接力,爱鸟护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仅2021年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白洋淀湿地生态野保志愿者团队就救助了12只受伤的鸟儿。其中,长耳鸮“笨笨”和白骨顶鸡“小墨墨”已成功野放;无家可归的番鸭“大溜达”落户任丘植物园……目前,还有8只鸟儿生活在救助站。关注和参与救助的志愿者,为每只受助的鸟儿都起了有趣的名字,苍鹭“冬月”和“羽福”,大麻鹣“芦花”“春吉”和“初三”,小白鸽“糖瓜”……他们希望鸟儿们尽快痊愈重返蓝天。
“爱鸟护鸟,我们一直在路上。”自2016年志愿组织成立以来,每完成一次救助,王晓晔在日记中总会以这句话结尾。这次,他换了个结尾:“明天,农贸市场开门了,赶紧去买食物。救助点的鸟儿太幸福了,有这么多热心朋友关心它们,在这里替它们谢谢大家了。”放下笔,他的手机响了:“一位村民把一只受伤的大麻鹣送到了高阳林业局,咱能不能对它进行救助?”挂断电话,王晓晔马上开车出发了,“希望鸟儿没事。”他心中默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