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2月22日
第06版:06

相信自己 学会放松

一次考试的失利,让贝贝产生了一系列错误的因果推论,如“只考了70多分,所以我数学不好”“我数学不好,所以我啥也不会”“我啥也不会,所以面对考试我会紧张”……种种消极的暗示,导致她在学习和考试时缺乏自信,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

一个人相信什么,就会看到什么。成年人是这样,孩子更是如此。当一个孩子不相信自己能学好的时候,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对于贝贝来说,首先要纠正自我认知的偏差。回想一下,哪次数学考试自己比较满意?当时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成功的经验?如计算仔细,思路清晰,认真检查和验算……经过这样的总结,贝贝就会发现,在数学方面,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可以学得会、考得好,从而认可自己的能力,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其次,创造成就事件,提升自我效能。找到了些许自信,接下来,贝贝可以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在之后的数学考试中,如果达到了既定目标,就给自己一个小奖励。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多给予贝贝正面的评价及肯定,只要有了进步,就及时鼓励孩子,为其创造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

最后,淡然处之,化解紧张。其实,在考试时出现紧张情绪是很正常的,无需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更不要谈“考”色变。考试时保持适度的紧张状态,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加快观察、记忆和思维的速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潜能。

如果感到自己过分紧张,可以采取三种方法进行缓解:第一种方法是放松,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6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也可以全身高度绷紧10秒钟,然后突然放松。第二种方法是深呼吸,在突然慌乱时,呼吸会变得急促,这时应该有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绵长、缓慢、深沉,呼气时也同样。第三种办法是联想自己做题状态良好时的情景和感受,感到紧张情绪有所缓解后,转入正常考试状态。

在考试过程中,有时会出现感觉题目容易解决而一时又解决不了的现象,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瓶颈效应”。遇到这种情况时,首先要保持镇静,注意放松,调整呼吸;然后,通过情境、结构联想,回忆与该问题有关的学习内容,发掘出有用的材料和线索。另外,还可以暂时放下当前的题目,先做别的题,过会儿再回头思考,说不定会从其他题目中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

解语助力嘉宾:许庆凡

2021-02-2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3911.html 1 相信自己 学会放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