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沧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主任孔繁义接到一个电话:“是孔大夫吗?可找到您了!”电话那端声音带着哭泣。“20年前是您给我做的气管切除。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是您救了我一命……”
孔繁义是沧州市胸外专业专家,工作几十年来救治的病人不计其数,打电话的这个病人,他实在想不起来了。等见到病人时,孔繁义的记忆才慢慢打开。
时间回到2001年,来自黄骅市的患者张山,那时还是个30多岁的小伙子,因车祸导致脑外伤。患者气管被切开,但是,由于带管时间太长,导致气管狭窄。后来,张山发生窒息,口唇青紫。危急之下,孔繁义和麻醉科医生吕少立急中生智,用孩子用的小儿气管插管强行插过狭窄处,及时缓解缺氧。
后来,为了帮患者解决气管狭窄的问题,孔繁义又为张山做了胸骨正中劈开和气管狭窄切除手术。之后,患者接下来又出现纵膈感染、胸骨愈合不良等问题,孔繁义精心治疗,一一解决突发状况,患者转危为安,逐渐康复。
一晃20年过去了。近期,张山出现了憋气症状,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孔繁义,可这么多年过去了,联系方式也没有了,科室也变化了,当时的小孔大夫现在又去哪里找呢?
张山辗转询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孔繁义的联系方式。他这才知道,小孔大夫已经成为知名专家了。
这份持续了20年的信任,让孔繁义深受感动的同时,更感到了一份责任。他仔细分析了张山的病情,认为憋气是与气管瘢痕和肉芽有关。如果做外科手术,则需要切除部分气管后再吻合,这对于已经切除过气管的病人,再次切除可能会导致气管长度不足难以再接;即便能够再接,也易因为手术造成瘢痕再狭窄。最适合的处理方式是气管镜下微创处理。明确方案后,孔繁义马上联系呼吸与危重症一科。
了解到张山的病情后,呼吸与危重症一科团队仔细研究病情,精心制订方案。副主任邸庆国为张山进行了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气管镜下发现患者的气管瘢痕及肉芽形成,气管狭窄80%以上,1个小时后,介入治疗成功完成。患者术后活动能力明显增强,平地行走不再有喘息,呼吸困难情况明显改善。
“20年前,中心医院救了我一命,今天,又是中心医院,用先进的技术解决了我的痛苦。”张山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