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2021年03月15日
第06版:06

陪孩子读出更好的自己

—记河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市路华小学教师孔令华

本报记者 赵玉洁 通讯员 马 红

孔令华是沧州市路华小学的一名语文教师。自1992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将“勤勉尽责”作为座右铭。自2015年开始,她利用业余时间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义务辅导功课,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孔妈妈”。

近年来,看到由于家长疏于管理或教育方法不当,导致一些孩子在学习、心理上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孔令华下定决心帮助这些家长和孩子走出误区和困境。2017年,她考取了国家级家庭教育指导师资格证,并通过对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归纳梳理,确定了“以阅读点亮学生生活”的实践主题,引领家长和孩子一起踏上阅读之旅。

“不务正业”的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孔令华非常注重培养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从一年级开始,她就陪孩子们一起读绘本,还时常给他们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没想到,一些家长因此对孔令华颇有意见,觉得她“不务正业”。还有的孩子想读老师推荐的书,却遭到了父母的拒绝。

有个男孩儿从小不喜欢阅读,在孔令华耐心的引导下,孩子逐渐有了兴趣,爱上了读书。但是,上初中后,孩子的妈妈打电话给孔令华,让她帮忙劝劝儿子,别再读课外书了,把时间都用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来。

孔令华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如果家长的教育观念不更新,非但无法为成长助力,还会束缚孩子前行的脚步。

为此,2017年9月,当再次接手一年级时,孔令华专门为家长们开设了一个辅导班。每周四下午放学后,家长们就会聚集在教室中,和孔令华一起读书。

《瞬变》让家长们意识到,任何事物都是可以改变的,从而树立起提升自我和改变孩子的信心;《刻意练习》《认知天性》和《正面管教》,告诉家长们怎样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给予他们鼓励和前进的动力;《关键期关键帮助》和《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教给父母们要顺应孩子的生长和发展规律,抓住培养孩子能力的最佳时机。

6个星期,6本教育书籍,为家长科学地教育和引导孩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

从读不进去到手不释卷

2017年暑假,孔令华在全年级开展了亲子阅读活动,50多个家庭参与其中。

在每周一次的讲座上,孔令华教家长们如何与孩子共读绘本、怎样做读书笔记、为孩子选择和推荐书籍的方法……

回到家里,家长们用get到的新技能,陪孩子度过了一段又一段温馨惬意的亲子阅读时光。

小琪之前一听老师布置阅读作业就怵头,看到书上满页的文字急得直掉眼泪,妈妈读他也听不下去。在亲子活动中,他听孔令华讲的绘本故事《花格子大象艾玛》,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种文字少、图画精美而且情节生动有趣的故事书。

从此,小琪在妈妈的陪伴下,每天都要读上几本绘本。在最终的展示活动中,小琪和妈妈、哥哥一起为大家奉上了一幕精彩的绘本剧,无论是讲述还是表演,小琪都充当了主力。

像小琪这样的例子,在孔令华这里不胜枚举。

曾有一位妈妈向孔令华求助,说孩子只喜欢读与恐龙有关的书,对其他书籍都不感兴趣。孔令华给这位妈妈的建议是,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买与恐龙相关的书。读着读着,孩子就发现,书中所讲的内容他大都已经知道了。这时,孔令华又引导孩子阅读与动物相关的书籍,从百科类到沈石溪的动物小说,再到经典名著《昆虫记》,这个孩子渐渐成了动物方面的“小专家”。前几天,孔令华找到他商量:“你看,春天到了,你帮我出出主意,种些什么东西合适呢?”带着老师的这个疑问,孩子又开始涉猎植物方面的内容。不知不觉中,孩子的阅读范围得到了拓展。

一手领着学生 一手拉着家长

2020年初春,疫情阻断了师生们面对面的交流。孔令华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我爱读书”阅读群里坚持每天带学生朗读;在“一起背起来”群里,大家每天背诵一首古诗,背完了小学和初中必背古诗词,又开始背诵《千家诗》;在“妙笔生花”写作群里,她陪着孩子们每天练笔,持之以恒。每一段诵读、每一篇习作,孔令华都一一过目,给予鼓励和指导。

不仅如此,孔令华还抓住家长居家的机会,在正常网课之外,专门录制了“微课”,和家长们共读《用阅读教育孩子》这本书。

整整40天,家长与孩子一起上网课,在收获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同时,更身体力行地为孩子做出了认真学习的榜样。

如今,孔令华依然秉持着那份初心,一手领着学生,一手拉着家长,在阅读的道路上陪他们去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2021-03-15 —记河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市路华小学教师孔令华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333.html 1 陪孩子读出更好的自己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