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16日
第03版:03

我市遭遇 12年来首次沙尘暴

何学林 摄

本报讯(记者贾世峰)昨天白天,一场遮天蔽日的沙尘暴影响了我市,能见度低于1000米,各县(市、区)PM_10指数均超过500,西北风6—8级,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严重污染。这是我市12年来遭遇的首次沙尘暴。

据市气象局监测,全市沙尘暴天气强度最大的是泊头,能见度为816米;其次为南皮,能见度为917米。受沙尘暴天气影响,我市PM_10浓度数据爆表:15日14时,献县交警大队监测点监测到的PM_10浓度达到了5295,远远超过了500的严重污染天气级别。15日14时,当日风力最高值出现在青县,风力值为每秒14.3米(7级)。

据沧州市气象台首席气象专家王淑云介绍,这是12年来我市第一次出现沙尘暴天气。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我市沙尘暴天气较多,出现沙尘暴天气最多的年份分别是1960年和1970年,均出现了58天的沙尘暴天气。1960年以来,我市平均每年会出现10天左右的沙尘暴天气。但自2009年至今,尽管也曾多次出现浮尘和扬沙天气,但沙尘暴已经有12年没再出现过。

本次沙尘暴主要起源于蒙古国。14日上午,蒙古国西南部发生沙尘暴天气,沙尘随气流向南移动,于14日傍晚,在蒙古国与内蒙古中西部交界处入境。内蒙古巴彦淖尔等地相继发生沙尘暴,能见度低于1000米,PM_10指数超过500,西北风6—8级,空气质量等级均为严重污染。

据介绍,这次沙尘天气成因包括两方面:前期蒙古国、我国西北地区气温明显偏高,降水稀少,地表条件利于沙尘天气的发生;受较强蒙古气旋影响,我国新疆北部、甘肃中西部、内蒙古大部及华北北部先后出现6到8级阵风。这两方面因素为这次沙尘天气提供了热力和动力条件。根据《沙尘天气等级》(GB/T 20480-2017),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强沙尘暴和特强沙尘暴5类。此轮我市的沙尘天气能见度降到了1000米以下,所以为沙尘暴天气。

王淑云说,15日晚间,沧州的浮尘会沉降下来,但16日上午,可能还会有浮尘天气。

当沙尘天气来袭时,公众应尽量避免外出,外出需注意利用帽子、纱巾、口罩和眼镜等物品遮挡风沙,防止沙尘颗粒进入口腔、鼻腔和眼睛,引发不适。同时,大风沙尘来袭时往往空气干燥,人体容易出现咽喉干痒、嘴唇干裂、皮肤瘙痒等不适,注意多喝水、多吃水果,迅速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

2021-03-16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6592.html 1 我市遭遇 12年来首次沙尘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