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22日
第05版:05

走进神然享悠然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郭聪慧

天气转暖,游客越来越多,沧县神然生态园主人孙良君整日忙得站不住脚。

“这地儿有啥好玩的?”满怀兴致而来,看见生态园门口挂着的那块儿河北省2A级景区的牌子,心里却有点儿落差。

人家别的景区有花有树,环境好得像公园。再瞅瞅这儿,虽然有树有房,可处处是草,四处看上去乱糟糟的。

“不好意思,今天游客有点儿多。走,咱先去桑葚棚里看看。”孙良君招呼完一拨游客,笑着走来。“外面葚子树刚发芽,大棚里已经能采摘了?”“看看你就知道了。” 孙良君神秘地说。

“嚯,真壮观!”一进大棚,记者吃了一惊。一个个身材修长的葚果挂满枝头。走到树前,用手照着一颗比了比,差不多有一拃长。“这边是澳洲无籽桑,那边的台湾长果更长呢。”孙良君递过来一个塑料盒,寻美之旅由此开启。

“颜色越深就越甜。”旁边游客热情提醒,挑了一颗尝了尝,甜中微微带酸,确实不错。

“咱这还有别的新鲜东西吗?”随口问了句。“旁边棚里是柠檬。”“南方水果也能在这儿扎根?”赶忙转移阵地。

一脚迈进棚里,淡淡的柠檬清香就扑面而来,顿觉神清气爽。目光迅速扫瞄目标,虽然被层层绿叶遮掩,黄色的柠檬一下就被发现了。踅摸了半天,终于找到一个大个的,正要摘,只听孙良君大声喊:“别光看个头,颜色越黄味道越浓。”

“棚里这么好玩,棚外头也得好好规划规划。”本想给孙良君提个建议,他听了却笑了:“早都规划好了,就是还没到季节呢。”

这时,有人在大棚门口招呼:“老孙,研学的学生们来了。”“走,一块儿去看看。”说着,他又把大家领进一个大棚里。

几根光秃秃的木棍立在棚里,也看不出是啥。地面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绿叶植物,还是不认识。和孩子们漫无目的地在棚里转着。“那边钻出的小黄花是迎春花。”一个孩子高兴地喊了一声。大家围过去,就等着孙良君揭晓答案:“没错,就是迎春花。迎春花也是一种中药材,这个棚里一共有40多种中药材,谁能认出10种就有奖品。”这个问题可把大家难住了,“孙老师,还是你给介绍介绍吧。”大家一致要求道。

“这是金银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罗布麻,可降血压、血脂;迎春花也能入药,可解毒消肿……”原来这些不起眼的植物,都是珍贵的中药材。了解完十几种中药功效,在神然中药研学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孩子们亲手制作起香包,“薄荷和金银花搭配,明目提神……”孩子们认真搭配着,兴致盎然。

出了大棚,看见四处的枯草,突然想起个重要问题:“留着这些草干嘛?”孙良君说:“有草的地方,都是我们的百草园,中药材与草共同生长,不施除草剂,才能种出品质高的中药材,这叫‘中药材野生抚育’。”在当前国家提倡传承中医药文化的背景下,孙良君把传统的中医药文化和休闲旅游结合到了一块儿,这思路与时俱进。如今,已有100多种中药材相继在神然生态园落户。

路过桃园,见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又挪不动步了。正想进去拍照,听见孙良君在前头催:“到饭点儿了,吃完再慢慢转。”说是去吃饭,却又钻进大棚里。抬头一看,原来是大棚餐厅。桑叶破壁粉面条、凉拌明月草、救心菜豆腐……中草药到了这儿变成了一道道美味,听孙良君报着菜名,早已馋涎欲滴。“园里有几十种药食同源的中药材,把它们做成药膳既营养又健康,很受游客欢迎,每年可增加上百万元的收入。”难怪孙良君的笑声一直这么爽朗。

10多年前,孙良君在南排河畔一千多亩荒洼地安营扎寨,一心想要在地里闯出一条路。种植、养殖、种养结合、休闲采摘、中医药研学旅游……用孙良君挂在嘴边的话说:“只要勤用心,种地也能种出名堂。”

又是一年春归。树吐新叶,桃花、梨花次第开放,土鸡、土猪在林中撒欢儿……在园中走着,孙良君盘算起新规划:把南排河河道和附近铁狮子景区连成一条旅游线;融沧州古城历史文化与中医药文化于一体,实现“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说着说着,一辆大巴车开进院里,“老孙,又有游客来了。”“好嘞,来喽!”

2021-03-22 本报记者 祁 洁 本报通讯员 郭聪慧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7591.html 1 走进神然享悠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