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肃宁县肃宁镇张牛军庄村,78岁的许贵云老人,左手拿着小鞋帮,右手里的针线麻利地上下穿梭。经老人手做出的老虎鞋,百兽之王的老虎跃然于鞋上,造型精美、色彩喜庆。
一双老虎鞋需要20多道工序
“别看老母亲年纪大,做起老虎鞋来却一点都不含糊!”许贵云老人的儿媳妇胡艳玲在一旁骄傲地说。现在,老人只是耳朵有点背,眼不花、手不抖,做起针线活连老花镜都不用戴。
老虎鞋制作起来十分繁琐。先得做好鞋的大体轮廓,然后给鞋头的虎头缝上鼻子、耳朵、眼睛,接着再绣上眉毛、粘上胡须,很费工夫。许贵云老人制作的老虎鞋,剪鞋帮、缝虎眼、绣虎嘴、做虎鼻等,很多程序都是一点一点手工制作的。一双鞋用多种颜色的线,并经过剪、贴、插、刺、缝等20多道工序,花费三至五天的时间才能完成。
老虎鞋最难绣的是“虎脸”。只见许贵云老人拿出制作的虎脸样板,穿上嫩绿色彩线开始绣,不一会儿就钩出了小老虎的眉毛,如波浪一般,甚是好看。因为老虎鞋是纯手工制作,所以没有统一的规格式样。心灵手巧的许贵云老人用手头不同的材料,凭着自己的想象和审美缝制出造型和形态迥异的老虎鞋,颇为传神。
老虎鞋的图案形式多种多样,有单头虎、双头虎等,主要是以头大、眼大、嘴大的造型来突出勇猛的神态,特别是虎头及五官显示出天真和稚气,透露出儿童一样可爱的憨态,煞是喜人。
代表传统文化登上特色展柜
去年,第八届淘宝村高峰论坛在肃宁举办,许贵云老人自己制作的虎头鞋摆在了当地特色产品的展柜上,展示当地传统文化。如今,她年纪大了,做得不如以前快了,做好的老虎鞋基本都成了观赏品,很少舍得卖。“现在不如以前了,一双鞋得七八天才能做好。”许贵云老人这样说。
“做老虎鞋看着简单,但是彩线搭配一针一线地绣出成品来,还是挺费神的。老虎鞋是否好看要看绣的虎头美不美,必须要把老虎那威猛劲儿绣出来才行。”许贵云老人讲起老虎鞋,脸上焕发出别样的神采。她亲手绣制的老虎鞋,凶猛的老虎经过她的处理之后被赋予了很多的人物性格,既夸张,又写真,变得亲切可爱、逗人喜欢,小孩穿着舒适、美观。以前小孩子一出生,就要穿老虎鞋,老虎是百兽之王,穿上老虎鞋就虎虎生威,看起来非常精神。
在许贵云老人做老虎鞋的60多年里,十里八乡不少人穿过她送的老虎鞋,至今还经常有人远道慕名寻购她的老虎鞋。她做的老虎鞋既精致、又神气,经常受到路人的青睐。一次,许贵云老人在家门口便民市场摆摊时,一对路过的外地夫妇,偶然看到了她做的老虎鞋,惊叹不已,啧啧称赞:“太神奇了,太精致了!”
虽然现在人们都过上了现代生活,但是这种一针一线缝制的手工艺品仍然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时间的流逝,会制作、能制作老虎鞋的人越来越少,因而老虎鞋现已成为值得珍藏的民间手工艺品。
希望民俗文化有人传承
“我一辈子没什么爱好,就爱做老虎鞋。看着人家小孩子穿着我做的鞋,又结实又好看,我心里就觉得满足。”许贵云老人在当地做老虎鞋的名气很大。说起自己心爱的老虎鞋时,老人眼中充满了对往日的回忆。
许贵云出生在肃宁县邵庄乡刘前庄村,在姊妹7人中排行老三,幼年时就跟着家里大人学针线活,从16岁就能独立给姐姐家小外甥做老虎鞋。她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从小就会剪花样、裁剪缝制衣饰,绣制老虎帽、老虎鞋。19岁,许桂云老人就在公社生产队做鞋挣工分,当时在生产队里她做鞋速度最快,做出来的鞋既美观又舒适。
许贵云老人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有自己的工作,没有孩子愿意接过自己的老手艺。
“这门手艺不好学,现在的年轻人即使有兴趣,怕也没有多大的耐心。老虎鞋,小的不到巴掌大,大点的也不过15厘米长,可是真要做起来,一双鞋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很多人也曾一时兴起要跟我学,但是都坚持不了。”许贵云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她会一直做下去。
“我年事已高,耳朵又有点背,只要有年轻人愿意学,我肯定全心义务教。”许贵云说,这门手艺属于中国的传统民俗文化,希望能有年轻人加入到学习制作老虎鞋的队伍中来,把文化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