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6日
第06版:06

党龄83年 身上12处伤

103岁老兵 孙兆士的英雄往事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金连广 摄 影 杨 林

本报自2020年8月开设“寻访老兵”栏目后,与时间赛跑般,争分夺秒地记录健在老兵的故事,但有时还是会经历“错过”,新四军老兵孙兆士就是其中一位。他1938年入党,参加了残酷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身上还留有几处枪眼。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海兴县赵毛陶镇西常庄担任了40年的村党支部书记,留下一串串坚实的足迹。2021年1月,孙兆士离世。

清明节至,孙兆士的儿女们不约而同赶回家中,邻居、好友也纷至沓来祭奠老人。

在儿女们的回忆中,一位坚毅勇敢、耿直善良的老兵向我们走来。

一张特殊的老照片

孙兆士的大儿子孙连俊至今保存着一张老照片,照片中的孙兆士斜挎手枪,头戴军帽。海兴当地的文史爱好者看到照片时说,一看衣服上的军扣就能分辨出这是当年的新四军。

照片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1918年,孙兆士出生在海兴县赵毛陶镇西常庄村一户普通的农民家。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打破了他和家人的平静生活。

眼看着国破家亡,孙兆士逐步接受了进步人士传播的红色思想,加入到革命队伍中来。他加入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跟随部队进攻盐山,攻打庆云,奔袭无棣,围攻乐陵,转战宁津。

救国军在消灭大批伪军的同时,也不断壮大。到1937年10月中旬,乐陵、盐山等各县都有了救国军的队伍,救国军已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500余人的武装。同年12月,救国军改组为国民革命军敌后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1938年7月,孙兆士随部队编入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六支队,成为八路军的主力部队。

抹不去的战争记忆

孙连俊回忆,父亲1938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跟随部队南征北战。1948年,回到家乡。当年打仗的故事,偶尔会跟家人提起。

“俺爸说,有一次在山东的一个村,他和战友进村侦察敌情。悄悄进入一户人家时,碰巧遇见了在此休息的日军,两个屋里睡了30来人,身边没有枪。他俩不慌不忙,俺爸把守,另外一人去通知不远处的部队。默契的配合下,全歼了鬼子,还缴获了一批武器。”

二女儿孙银兰说,父亲在世时,一看战争题材的电视剧就要讲当年打仗的事。

“爸爸说,电视剧里远没有真实的战争惨烈。南下打仗,经常碰上下雨,战士们背着浸湿的被子行军,一走就是一天一夜。后背磨起了一层泡,长此以往,后背便烙下了疤。” 孙银兰说,不仅如此,父亲身上有大小12处伤。

每次孙兆士给儿女们讲打仗的故事,讲着讲着都会落泪。

还有一件事,让儿女记忆犹新。

孙兆士睡觉轻,稍有动静就马上起来。有一次,一家人在炕上睡觉,他被轻微的声音惊醒,一个激灵就从被子里起身,把旁边的孩子们吓了一跳。孩子们一问才知道,是多年当兵打仗的习惯,让他听见动静就醒来。

修台田被授予“红旗党支部”

1948年,孙兆士退伍回乡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此时,沧州境内已经全部解放。孙兆士一心想着带领村民们奔赴新的生活。

孙连俊说,父亲淳朴善良、公私分明。

“家里修房子,我从单位拿了块不用的木头回家,一进门就挨了爸一顿说。他让我回单位开证明,开不了证明就把木头还回去。” 孙连俊还说,父亲当村党支部书记40年,从不瞒报、虚报工作,干了多少就说多少。

上世纪60年代,海兴、盐山兴起修台田热潮,孙兆士带领村民们干得热火朝天,还因此被授予“红旗党支部”的称号。

孙连俊说,海兴县地处渤海西岸,土质盐碱。曾经,这些洼碱地,十年九涝,非涝即碱,种不保收。为了改变低产多灾的面貌,当时,人们找到改造洼地碱地的途径——兴修台田。

兴修台田能除涝、能灌溉,还能治碱。在孙兆士的带领下,西常丰村当时在丁村公社第一个兴修台田,干得有声有色,粮食增产,百姓增收。他修建的水利设施,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直到1988年,70岁的孙兆士才从村党支部书记上退下来,颐养天年。退休后,老人又在村西几亩地里探索种植果树。种植成功后,发动村民也种。村里几十户在他的带领下都脱贫致富,在村里留下了一段佳话。

“老人的故事我还没有听够,他就走了”“我给爸爸买了过年穿的新衣服,还没来得及送去,老人就走了……”儿女们哽咽着。

孙兆士已逝,他的故事,他的精神,留在了爱他的人们心中。

2021-04-06 本报记者 杨静然 本报通讯员 金连广 摄 影 杨 林 党龄83年 身上12处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18790.html 1 103岁老兵 孙兆士的英雄往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