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习惯、一个动作、一餐美食,都与健康息息相关。当下,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报“康宁话健康”专栏,记者康宁就和您一起聊聊生活中健康养生那些事儿,让您科学养生、快乐运动!如果您在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可联系我们(联系电话:3155705电邮:rbcsdk@163.com)。
本期话题:饭后百步走,对身体是好还是不好?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徐湘江。
□ 本报记者 康 宁
夕阳西下,晚饭后和家人一起外出散步,好不惬意。常言道:“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要活九十九,饭后不要走”,网上甚至还流传着饭后散步会导致胃下垂的说法。那么,饭后百步走究竟是能活到九十九,还是会导致胃下垂呢?对此,记者采访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专家。
67岁的张美英和老伴儿有晚饭后散步的习惯。可最近老伴儿不与她同行了,因为老伴儿从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饭后散步不好,张美英搬出“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说法,老伴儿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饭后走路,容易导致胃下垂”,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
“他们的观点都不准确。”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徐湘江说,对于大多数健康人群来说,饭后适当散步有助于放松心情,促进胃肠蠕动,所以,散步一直被视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过,饭后散步也有讲究,并非人人合适。
“饭后百步走”,适合高血糖、肥胖、胃酸过多、活动较少、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散步可改善大脑皮层的兴奋、抑制和调节过程,从而消除疲劳,放松大脑。
“对于低血糖、贫血、体弱多病,尤其是有胃下垂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则不宜饭后立即活动。”徐湘江建议,步行锻炼最好在晚餐后两小时,身体微微出汗即可,每次行走15分钟至20分钟,中途可根据情况适当休息。
“‘饭后立即运动会导致胃下垂’这种说法,也是不准确的。”徐湘江说,胃下垂是由于腹肌薄弱、腹腔压力低造成的,和饭后是否运动没有直接关系。而经常锻炼反而有助于增强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可以改善胃下垂情况。
那么,饭后怎么做对身体更好?“饭后坐着、站着、散步都可以。”徐湘江提醒,饭后坐着,能够减少反流,既不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也不会导致肥胖。但不宜久坐。
饭后站着或散步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以靠墙站立,能够消耗热量,控制体重。虽然饭后能够适当运动,但最好不要马上开始。尤其是饱食后,若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呕吐,加重胃负担。
特别注意的是,饭后尽量不要吸烟、开车和大声唱歌,少喝水和浓茶,洗澡或蒸桑拿最好在一两个小时后。
徐湘江推荐饭后“闲庭信步”,心情尽量放松,“百步走”也可以理解为“摆步走”。户外散步时,还要注意天气和节气的变化,降温时,就少在户外行走,特别是老人,天气不好时在室内适当走动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