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23日
第06版:06

运河枯荣

白世国

九河路运河大桥(油画) 袁金铎 作

运河的流水有荣枯。

南皮县冯家口村紧临运河,曾是水陆码头,樯帆如织,舟来车往,人声喧嚣,有过一段兴盛。道光初年,泊镇的王姓回族人看中了冯家口日见隆起的商机,来码头开磨坊磨面粉。王家人克勤克俭,白手起家,是冯家口最早的回族住户。

王家第二代的男儿十五六岁就去运河拉纤,往返于泊头到沧州之间。有时候人随船走,漂泊无定。王家人置买了两个芦苇塘。邻村剪子屯以编苇席为业,王家的芦苇销路顺畅,生活日渐起色。

王家第二代出了一位名王士田的武林高手。某村庄李家五兄弟精通武艺,为非作歹,号称李家五虎。李家五虎欺压河西冯家口,发生械斗。河西冯家口不敌,隔河呼喊王士田相助。王士田提单刀纵身跳下河堤,踩着流动的冰凌旋风般过了河,独战五虎。厮杀中,王士田挥刀砍掉敌手一条胳膊。李家五虎狼狈逃走,不敢再来造次。

清末民初,社会动荡。王家第三、四代人在运河码头、津浦铁路冯家口车站做勤行。虽然披星戴月,风吹雨淋,倒也有个温饱。

“七七事变”后,日军攻占了沧州,屠戮无辜百姓。消息传来,人心惶惶,王家人用土坯堵严门口、窗户,老老小小坐船向运河上游流亡。那一年,王家第五代人王振中七岁,随家人颠沛流离,朝不保夕。

逃亡的船拥塞运河,船顶上遮了树枝作掩护。日军的飞机追着轰炸,爆炸声震耳欲聋。人们匆忙上岸避难,哭喊声混杂。岸边饿殍遍野,惨不忍睹。王家人逃到运河城镇临清暂住。日寇很快侵占了山东,烧杀掳掠。

山河破碎,哪里也不安稳。故土难离,王家人又悄悄返回家乡。冯家口车站驻有日军。王家人有家难回,借住在河西。隔着运河,稍稍安全一些。家族里有人借卖包子、馒头为掩护,为地下党传送情报。日伪在泊镇、冯家口、捷地等地设卡,对往来船只严密盘查,借“通共”之名敲诈勒索,动辄扣船,运河冷落下来。忍辱负重的运河哗哗流淌,好似沿岸人民自强的心跳。终于盼得抗战胜利,王家人过上平静日子。

王振中聪明好学,有文化,在冯家口、王寺等地任教40年,勤勉育人,桃李满天下。老伴、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从教或从医,是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家庭。村里的回族已发展到20多户,和汉族乡亲和睦相处,投身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为传承、弘扬、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出力。

运河的流水有枯荣。运河兴盛,无数家族兴盛,就是中华民族的兴盛。不畏艰难,奋斗进取,生生不息的运河精神已深入王家人骨髓。运河水波绵延,王家的精彩生活在继续。

2021-04-23 白世国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0552.html 1 运河枯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