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12日
第07版:07

大众医院: 沧州第一家政府创办的医院

沧州市中心医院的前身由两个医院合并而成,分别是1898年英国人组建的博施医院和1948年人民政府组建的大众医院。两院于1956年合并。

追溯历史,这段关乎我市医疗卫生创建发展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当年在大众医院工作的韩仲义老人,今年已经89岁,老人一生从医,曾任原沧州卫校校长。日前老人在病榻上为我们讲述了那段艰苦却激情燃烧的岁月。

建院选址

1947年6月15日,沧州全境解放。不久,沧县专区地委、专员公署相继组建。当时的沧州,百废待兴,各项事业亟待发展。

1948年8月,冀中行署(河北省人民政府前身)主任罗玉川,向沧县专区行署专员王路明提出组建专区大众医院的创意。当时华北人民政府刚刚组建,长江以南大半个中国尚未解放,冀中领导这一大胆之举,立刻得到地区领导的响应。

经地区领导充分酝酿权衡,由冀中区行署第八专区卫生所(又称八分区卫生所)、沧州市联立医院和献交卫生所三部分合并,成立了大众医院。任命沧州市城关区区长、曾任某县地下党领导的关荣廷,曾任献(县)交(河)县秘书、党支部书记、1941年入党的老革命高崇为大众医院正、副院长。

一无经费,二无人才,三无院址,白手起家组建一所医院,怎是一个“难”字了得?但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一场组建大众医院的战斗打响了!首先是选址问题。经过几番周折,一中前街一条陋巷里有一处会所,房子不错,又地处市区,可以考虑作院址。

这所房子在西北门街,新华路后身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巷里(现在的市第一幼儿园),坐北朝南的圆碹门,进门一个小门厅,东西两间门房;往前走是一进狭长小院,东跨院是一墙相隔的行署所在地;西跨院是一个空荡荡的院子,院里有3间北房两间厢房,低矮破旧。

通过狭院往北走,有一间过厅,两侧是带北柱廊的房间。出过厅是一进不大的四方院落,正面是起嵴挂瓦的大殿,东西两侧是带柱廊的厢房。整个院落不过二三十个房间。虽然场地不大,但大众医院总算有了自己的“家”。

艰难创业

从建院开始,第一困难是经费问题。当时,华北地区的战争基本结束,华北人民政府(下辖冀中、冀南、北岳、太行、太岳、冀鲁豫6个行政公署)刚刚组建,各县区政府刚刚筹建,政治、军事、组织、人事、教育、治安、土改、支前等等问题,千头万绪,百废待兴。

用钱的地方太多太多,哪有足够经费和能力来建一所像样的医院?只能因陋就简,先把架子搭起来,逐步充实完善。所以,在组建过程中,地方财政没有拨建设经费。当时实行供给制,在册的工作人员生活所需都由国家供应,财政科只拨付少量办公费。对捉襟见肘的财政困境,关、高二位院长愁肠百结,只好向冀中区(省)卫生厅申请。

他们先找冀中区主任罗玉川,再找卫生厅长段惠轩。段厅长深知他们的难处,一狠心批给他们5000斤小米(当时均以小米市价折算币值)。当时小米市价是一、二百元(1万元边区票等于1953年货币改革后的人民币1元)1斤,5000斤小米不过人民币千元左右,这在当时来说已经很可观了!关、高二院长和建院元老们欣喜若狂。他们精打细算,一个铜板掰成几瓣花,难艰地支撑着困局。

办医院需要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家具,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主要有四个途径:一是冀中行署第八分区(沧县专员公署前身)卫生所;二是八分区行署献交县政府卫生所;三是沧州市联立(私立)医院;四是静海县县医院。以上医疗机构设备和人员全部并入大众医院。尤其静海县医院,在当时来说设备较全、种类较多,随着上述部门的并入,内科、外科、五官、产妇等科室相继建立,不仅有了固定的门诊,而且有了20张病床。这样一来,大众医院总算有了医院的模样。

由于旧中国积贫积弱,教育落后,医药院校毕业生凤毛鳞角。大众医院只好广泛吸纳,八方罗掘,从不同渠道引进人才。

来医院最早的是杨玉琦和金会计,当时接收的各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药品,堆放在屋内,他二人日夜守候,忍饥挨饿,忍受孤独寂寞达两月之久,人们才陆续到达。

副院长孙文轩1943年参加革命,1945年入党,先后任回民支队战士、后方医院文书、县政府秘书等职,1949年5月调大众医院任副院长。不久,关荣廷又调新职。孙文轩殚精竭虑,不负所望,在人财物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和其他领导一起带领医院一步步艰难前行,使医院逐步走向正轨。

两次搬迁

随着人员的增多、规模的扩大,这里已无法满足工作、生活需要。经与有关部门申请、协商,大众医院决定迁入运河以东、新华路以北的建华街王姓地主的一处宅院里。王姓地主沧州解放前逃亡天津,房屋成了空宅。此宅坐东朝西,有两进院落,有正房、倒房、厢房三四十间。医院家具物品本来就不多,人也只有十几名,只雇了一辆大车,加上人搬肩扛,没用两小时就搬了过去。但搬迁后发现这里的房间比原来的地方多不多少,且地处狭街陋巷,偏僻闭塞。

从搬迁之日起,关、高两位院长就在物色新址。经过反复勘察、权衡、协调、运作,终于选定一处在当时来说的理想之地——梅公祠。

梅公祠坐落在新华路北、新华桥东。梅公大名梅东益,晚清驻沧州最高军事长官。梅公祠占地面积约有二三十亩,建筑面积约三四千平方米,全院上下欢欣鼓舞。

1950年新华路第一次拓宽,梅公祠标志性的戏楼也随之拆毁。大众医院也于这一年更名为沧县专区人民医院。为节省建筑费用,孙文轩副院长带领全院职工加班加点,帮工助工,同建筑队一起盖起门诊大厅、带走廊的门诊科室以及一排职工宿舍,较好地解决了门诊病人就诊和职工住宿难题,使医院建筑规模步入河北省地区医院的行列。

2021-05-12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2174.html 1 大众医院: 沧州第一家政府创办的医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