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县杜生镇地处沧州市西30公里,面积55平方公里,下辖40个行政村,人口4.2万人。杜生镇是一片红色热土,是沧州第一个共产党员张申府的故乡,也是红色政权建国县政府的所在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镇上下把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成效的标尺。
学党史担使命,抓实项目建设,提升“杜生制造”新能级。杜生是商贸古镇,在公元1550年就出现了有文字记载的商业活动。目前,全镇注册企业1217家,形成了以塑料包材为主,包括玻璃制品、机械制造在内的民营经济体系。其中,塑料产业年产值达60亿元。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杜生镇把党史学习教育同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相结合,抓实重点项目建设,持续提升“杜生制造”新能级。一是加强园区建设,为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群壮大搭建平台。以“延链+补链”为重点打造杜生工业园区,工业园总投资3.5亿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11家入园企业今年将全部投产达效;以“环保+高新”为主题打造宜商宜业的“云塑科创园”。目前,计划入驻企业76家,投资额约104.7亿元,技术专利145件。二是实施名牌战略,不断增强“杜生制造”品牌辐射力和影响力。下半年将继续举办展览面积超3万平方米的“第三届中国·沧县塑料中空制品展览会暨北方国际塑料产业展会”。以此为契机,加长加厚加深产业链条,推动塑料制造产业向全产业链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三是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把主动服务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建立定岗包联制度,63名机关干部每人包联约20家企业,负责解决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创建一件事负责制,实行项目首问负责,负责人全程跟踪服务直至项目投产。举办“85后思享汇”企业家培训班,为杜生镇青年企业家打造思想交流、资源共享平台。
学党史担使命,创新社会治理,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杜生镇将深入推进“拆促畅增优”活动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补短板、强弱项,创新社会治理方式,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实施“商贸古镇、经济强镇”战略,开创小城镇建设新局面。立足区位和产业优势,全力打造集“产、学、研”、展会经济、农业发展、商贸旅游于一体的“中国北方塑料小镇”,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超5万元,镇财政年收入过亿元,开创了小城镇建设新局面。二是全面推进以党员为主的红色网格化管理。将全镇40个村划分为216个红色网格,形成“镇政府—村—村民小组”为主体的三级网格管理模式,实现农村治理体制扁平化,制定三个清单,完善考评机制,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治安管控,提升农村治理效能。将红色网格与信访维稳相结合,实现信访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荣获沧州市2020年“信访三无乡”和沧州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面临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全镇将党史学习教育同持续深化“严细深实快”作风教育相结合,建强基层组织、淬炼干部队伍,为建设“经济强市、美丽沧州”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