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河间市龙华店乡坚持站到讲政治的高度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把学出来的坚定信仰和使命担当转化为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际成效。
学党史固根基,始终不渝抓党建。治国安邦,重在基础;管党治党,重在基层。一是常抓不懈打造团结战斗集体。以“三基建设年”为抓手,狠抓村“两委”建设,争做“团结一心的模范”。二是不折不扣创新干部管理。将乡村振兴精英培育班学员纳入后备干部队伍,实行“敬业奉献、为民服务、遵纪守法、弘扬正气、引领示范”五星级管理。建立东南西北四个党总支,吸收12名离任村党支部书记到党总支中,发挥其优势作用。三是坚定不移涵养优良党风。创新开展以“进村走访听声音、入户座谈拉家常、现场督办提标准”为主要内容的“三谈五查八访”活动,做到“与村干部吃一次工作餐、在村委会住一晚、清晨到集市‘走一走’、召开一次党员大会”。目前走访各类人员380人次,解决问题46件。
学党史强动力,凝神聚力促发展。以思想的“破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围”,苦干实干拼命干。一是在产业振兴上做大文章。谋划了“万亩林下经济”“万亩果园”“万亩粮仓”三大农业产业板块,力促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与北京林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实施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引进先进技术,提高果品质量,把水果销售到北京农业嘉年华卖场;与北京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合作,谋划发展蔬菜大棚和传统农作物种植;举办“看千亩梨花、品百年贡梨、赏乾隆文化”梨花节,兴隆店村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二是在项目征地上下大功夫。在河间市江水置换村村通水厂项目征地工作中,面对补偿标准低等情况,组建专班,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和状态,大干快干20天,圆满完成了征地任务。三是在“拆促畅增优”上求大突破。强力推进“拆促畅增优”活动,拆除临街旱厕130个,取缔不规范停车场8处;封堵国道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央隔离设施路口15个;清理垃圾杂物3100处、1500立方米;26个村庄主街道两侧全部绿化,徐杨屯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学党史守初心,脚踏实地惠民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坚持把群众的“小事看大、远事看近、实事办好”。一是大格局谋划路网建设。谋划了以106国道为中轴线,东西部各修建一条水泥路作为并行线,拉开全乡路网框架,修建多条村庄与106国道的连接线,构建联村路、穿村路、环村路,实现全乡26个村的四通八达。二是大力度保障安全出行。坚持“小路灯,大民心”,安装太阳能路灯212盏,实现了从河间城区到献县界路段全部亮化。按照“路修到哪,路灯就亮到哪”的目标,全乡所有村庄主要干线全部亮化。三是大视角创新基层治理。推行“两调一议+三办”工作法,解开了多起矛盾纠纷“老大难”问题。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在106国道打造了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红色地标”,全乡23对新人实行了“零彩礼”,白事费用从2万至3万元下降到五六千元;红事从十几万元下降到3万至5万元。龙华店乡被评为沧州市级文明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