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叔叔我被骗了,身上的钱都没了。”前段时间,一名少年在晚上10点多,走进黄骅市公安局骅中派出所求助,请求民警帮他联系家人。
原来,这名少年叫小军(化名),是泊头人,今年17岁。一个星期前,他和一些同伴一起到黄骅市找工作。他没想到,他的那些同伴根本没找工作,整天吃吃喝喝,很快花光了他所有的钱。他实在待不下去,便离开了同伴,到现在已经一天没吃饭了。
两名民警了解情况后,马上给小军买来晚饭,端来热水。民警的这个暖心举动,让小军心里一暖,忍不住掉下了眼泪。趁小军吃饭时,民警向小军了解家人的情况,辗转联系到了小军的家人……
这是一件平凡的小事,也是黄骅市公安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暖心事,在黄骅市公安局民(辅)警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
聚焦为民解难题
在实干中赢得民心
4月以来,黄骅市公安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队伍教育整顿的重要抓手,聚焦为民服务,解决群众难题,真正把教育整顿的成果转化成为服务群众的能力。黄骅市副市长、公安局长彭良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动员会上要求各单位和广大民(辅)警要提升站位、开拓创新,把履行公安职责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结合起来,把工作任务细化为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具体事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为了更好地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黄骅市公安局党委经过精心研究,决定三个重点切入。即:办好群众的“困难事”,提升群众满意度;办好群众的“担心事”,提高群众安全感;办好群众的“公正事”,提高群众信任度。推行“五办四行动”,并逐一明确了解决办法,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
拓展警务站功能
多项业务“更近办”
将服务群众的触角不断向市区六个警务站延伸,在两个一级警务站添置了办理护照业务的自动签注机,并为所有警务站配备了交通违法处理一体机、急救箱、雨伞、打气筒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报警、办理业务和日常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在各个服务窗口,黄骅市公安局专门制作了“老弱病残、老年人、退役军人优先”提示牌,并开辟“绿色通道”。对辖区老弱病残等行动困难群众,还开展了预约服务业务,提供预约上门采集身份证人像信息、送达户口本(身份证)等服务。
为了化解群众反映的“你上班时我上班,你下班时我下班”的难题,各个服务窗口单位在中午、下午下班时间都要把群众事项办理完毕后再下班。所有窗口单位民警还制作了统一的“警民联系卡”,将“黄骅公安”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到卡的背面。群众可以通过这个平台登录“黄骅交警微发布”“交管12123”平台“12367出入境管理平台”,真正实现了群众对公安业务的“一扫通”。
4月17日至18日,正值周末。在黄骅市公安局办证大厅和各派出所的17个户籍窗口前却是一派忙碌景象。原来是户籍民警放弃假日休息时间,为当地众多有需求的中小学生集中办理居民身份证。黄骅市公安局这一举措,受到了学生和家长们的一致赞扬和好评。
原来,那段时间是中小学生集中办理身份证的高峰期,学生们平日里时间紧、学习任务重,很难在正常工作日挤出时间办理身份证。为有效解决这个冲突问题,黄骅市公安局结合正在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专门与各中小学校协调,利用周末时间为学生们办理证件。
据了解,两天时间,黄骅市公安局17个户籍窗口共采集、上传中小学生身份信息784份。
与此同时,黄骅市公安局还开展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反诈”专项行动、“破小案,护民安”专项行动、城区社会面“大巡逻,压发案”行动、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宣传提升群众的防范意识,重点打击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扒窃、入室盗窃、电信网络等犯罪行为,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出台八件“小事”
加深警民血肉亲情
在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过程中,黄骅市公安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还研究出台了服务群众八件“小事”,进一步密切了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的血肉亲情。
为了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组织和公安机关的亲切关怀,黄骅市公安局动员全体班子成员、科室所队长每人至少帮扶一名困难群众。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黄骅市公安局还组建了一支志愿者服务队,每月开展一次志愿者服务活动。
要求每个派出所都建立一个微信群,添加各个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和治安积极分子成为群成员,及时在群里公布警务公开内容和治安警情等内容,随时为辖区群众提供咨询,答疑释惑。
与此同时,每名社区民警都要在辖区内结交一名知心好友,以群众代表或观察员的身份了解公安工作,参与和体验部分公安业务,增进群众了解公安、宣传公安的情感认同。每名民(辅)警至少做一件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好事。
另外,各个警种、派出所还要至少组织一次法律进校园活动以及警营开放活动,走进辖区所有大中小学,让师生走进警营,借此上好法制宣传课,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发生。
“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增加分辨能力,我手里拿的这种‘糖’从包装上看与普通糖无异,但实际上,‘糖’里面却掺杂了毒品成分,吃了后大脑就会处于兴奋状态,严重损害我们的身体……”日前,黄骅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曹勇在黄骅市第二中学的课堂上向孩子们讲解毒品常识,为孩子们带来一堂生动的禁毒宣传教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