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7日
第06版:06

本想寻求帮助,却收获无数感动

格格的“朋友圈”发出后……

本报记者 张智超

“当你做一件好事时,感觉全世界的人都在帮你……”5月19日,“沧州好人”典型代表、31岁的刘格格,在她刚刚发出的一条“朋友圈”下面写下了这段话。

那天,她为山区留守儿童准备的“六一”儿童节礼物置办得差不多了,有100多套衣物、50个书包、50套学习用具……足有几十公斤重。她想请朋友们帮忙,找一家运费相对低些的快递公司,把这些礼物送到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她要在“六一”当天,和这些礼物一起出现在孩子们面前。

让刘格格意想不到的是,“朋友圈”发出不到半个小时,就有人通过微信、电话与她取得了联系。这其中,既有韵达、中通、百世等当地快递公司表示愿意免费邮递,也有许多爱心人士想要捐献物资。

其实,对刘格格来说,这样的感动,早就不是第一次了。

2013年,她第一次到偏远地区看望困难儿童,之后的每个“六一”,她都提前一个多月准备好礼物,并到当地与孩子们一起过节。

最初那几年,刘格格在天津一家理发店打工。有一次,她为孩子们准备了整整10大箱的礼物,到了机场却发现,行李托运费太贵了,她只好翻出媒体对她的报道,硬着头皮去找机场领导求情。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对方了解情况后,立刻为她免除了行李托运费,并在其后几年时间里,一直如此。

2015年,刘格格发起了“一对一”长期助学活动。“志愿者的数量一直增加。每年‘六一’礼物都是大家一起捐的,每回都有几万元。”刘格格说。

2019年11月,刘格格在做公益的路上遭遇车祸,养好伤后,她和丈夫在家乡献县开了一家火锅店。去年“六一”,她第一次从沧州出发,去和孩子们过节。为了方便,她在献县找了一家中通快递,对方认出了她,主动为她免除了快递费用。

今年,她不好意思再麻烦大家,想着能少花些运费就可以了,没想到,感动再一次延续了下来。

2021-05-27 本报记者 张智超 本想寻求帮助,却收获无数感动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3587.html 1 格格的“朋友圈”发出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