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康宁)我市体育设施建设再提速。记者从市体育局了解到,自5月初到现在,全市30多个小区新添健身器材400余件,全年预计新建改造1175处体育场地设施,重点投放高标准、智能化户外健身设施。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人均体育设施数量居全省首位。
只要用手机扫一扫二维码,你的实时健身数据就能显示出来。最近,沧州市区名著游园附近居民惊喜地发现,一批高颜值的智能健身器材在游园安家,它可根据运动者的健身数据,指导市民如何科学锻炼。
与传统的健身器材不同,智能健身器材上装有一把“大伞”,伞上自带太阳能电池板,既能遮风挡雨,又可以储备电量。
自从装上智能健身器材,王建国每天下午准时来此打卡健身。他56岁,是个不折不扣的健身达人。早晨,沿路跑8公里;下午,转战到智能健身器材上锻炼。这两天,他状态不错,每次比原来多运动15分钟。手机上的运动信息即时显示,时间、强度、热量消耗等一目了然,并且还给出科学的运动建议。
“太方便了,有了这个‘智能教练’,健身更加科学、合理,快赶上健身房了。”王建国说,根据运动数据和健身建议,他找到了科学的运动方法,即使运动量增加了,也没有感觉很疲劳。
自5月初,市体育局已对全市30多个小区投放400余件塑木健身器材。我市还将继续不断改善主城区社区、学校、公园广场、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目前,绿元尚邦小区、医专小区、罗湖英郡小区、市公交公司、星河艺术中学等点位都装配了健身器材,还修建了部分体育场。
近年来,我市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以创建运动休闲城市为中心,打造开放型、参与式健身环境,推进健身步道、足球场、多功能篮球场、板式网球场、气膜滑冰馆、气膜网球馆等现代化、智能化体育场馆建设。截至目前,我市中心城区人均体育设施数量居全省首位,“8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