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1日
第06版:06

沧州市第五中学

创新发展 彰显高品质教育

本报记者 赵玉洁

大运河远足研学

成人礼

“把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市五中的奋斗目标,创造适合学生的高品质教育,努力创办优质学校。”

秉承这一理念,自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沧州市第五中学聚精会神抓教学质量,凝神聚力谋长远发展,不断推进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素养“双提升”。

推门听课+课题研究

向45分钟要质量

为打造真实、朴实、高效的课堂,五中实行了“推门听课”制度。研修处牵头,教务处、年级组参与,不打招呼、不预设对象,推门听课,即听即评,即评即改。每个听课者都会在课后与任课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交流,既肯定他们的教学亮点和教学特色,同时也指出不足,并就课堂教学中值得商榷的问题进行探讨。“推门听课”不仅有助于全面准确把握教情、学情,及时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落实“向45分钟要质量,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而且搭建起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促使教师扎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实践,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加快专业成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学校针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把教育教学中面临的真实问题当成“小课题”来研究。课题虽小,但全部源于日常教育教学实践。2020年,全校立项50个,120余名一线教师全部参与课题研究,破解教育教学疑难问题。截至目前,已有7项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升级为市级立项课题。

与此同时,“集体备课”正无声地改变着“单干式”的传统教学模式。智慧的碰撞,经验的升华,老师们在讨论中相互学习,增进了解,实现资源共享,学校教学成绩由以前的少数班级有进步转变为全体班级共同提升。如今,“集体备课”已渐趋成熟,“老带新”成了常态,浓浓的教研氛围催化着所有教师。

文化长廊+远足研学

以运河文化浸润学子心灵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缓缓穿城而过,为狮城积淀起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坐落于大运河畔的五中,该如何把这千年水脉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递给学子们?

作为河北省首家“中国大运河少年儿童文化教育促进会”会员单位,学校依托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将运河文化引入日常教学和德育活动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河文化校本课程体系”。

走进市五中的北教学楼,拾级而上,从一楼到三楼,36幅与京杭大运河相关的图片依次映入眼帘。一路走来,不知不觉就与大运河来了一次亲密接触。曾经普普通通的校园走廊,经过一番精心设计,变成了图文并茂的运河文化长廊。学子们每天置身其间,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就被大运河历史文化所熏染浸润。

从2018年至今,市五中连续3年开展“运河研学”。学子们通过河畔远足,放眼于景色,发现沧州文化特质,挖掘沧州历史底蕴,钩沉运河人家记忆,再现老城故事,形成了人文层次丰富的古城印象,见证了运河沿岸的巨大变化,在身临其境感受大运河的同时,更接受了一次爱家乡的心灵洗礼。

在深入挖掘运河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市五中加强与外地运河文化联盟学校的联系,通过校际合作,积极参与“运河沿岸学校联盟”组织的“运河少年手拉手助力亚运健康走”和第三届“大运河沿岸学校教育联盟”活动,引领市五中学子争做运河文化的传承者。

青年发展规划+多彩校园活动

激励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认识自己,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悦纳自己,满心喜悦面对自己;完善自己,努力让每一天都有收获和进步。只要努力,就可以做得更好,只要坚持,就可以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市五中,这段话如今已成为孩子们自我激励的“座右铭”。

学校开展“打造学生气质”的养成教育,明确坐立行走、文明礼仪、衣着打扮、言行举止、手机饰物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制定了《五中学生行为习惯八项规定》,培养学生的文明优雅气质,树立向上向学的良好形象。每学期伊始,班主任都会进行主题教育,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并通过行为规范测试、设置文明引导员、值周班轮值等方法,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开展“好习惯接力”活动,评选“好习惯之星”,让引导要求固化成制度,再让制度逐渐育化成习惯,最终让习惯内化为素质。

作为2020年沧州市唯一一所河北省青年发展规划试点中学,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管青年原则,牢牢把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时代主题,依托少年团校,结合教师节、抗战胜利日、国庆节、中秋节等重要节点,积极为青年学生搭建平台,打造了以“青春先行 多彩五中”为主题的青年发展规划,不断增强学子们的爱党情、爱国情、爱校情和爱家情,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向,讲好新时代思政课。

市五中先后与沧州博物馆、银鹤老年公寓、捷地水文站、沧州市烈士陵园、沧州市交警二大队等单位合作,建立校外教育活动基地,成立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还积极克服活动场地小的困难,着力对课间操进行改进。在跑操基础上,又增加了集体舞《你笑起来真好看》。跑、舞结合,让学子们在科学锻炼的同时,尽显青春活力。2020年,学校武术、篮球两个项目获得省级奖项,组建校园足球队,广泛开展冰雪运动,让孩子们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通过几年的努力,市五中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声誉持续向好,在主城区“3+5+5”初中均衡发展计划中崭露头角。

2021-06-21 本报记者 赵玉洁 沧州市第五中学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6300.html 1 创新发展 彰显高品质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