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舞台上,学子们满怀深情,用歌声表达着对党的热爱。这场主题为“颂歌献给党”的歌咏比赛,不仅抒发了沧州市民族中学孩子们心中的爱党之情,而且将他们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展现在大家面前。
而这,不过是合作办学两年来,市民族中学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自2019年秋季开始,按照市教育局“3+5+5”初中均衡发展计划的统筹安排,市八中委派多名优秀骨干教师到市民族中学任教,完全按照八中的管理模式开展教育教学。两校统一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检测、试卷批阅、成绩分析,充分发挥八中办学优势和品牌效应,提升市民族中学的发展水平,全力打造过硬的管理团队和优质的师资队伍。
2021年5月,市教育局任命常年在八中毕业年级主持工作并带队到市民族中学开展初中教育教学的一名优秀中层干部,担任市民族中学副校长,主管初中部,引进八中先进的管理理念,在教师搭配、课堂教学、联合教研、德育教育等方面,结合学校实际深入探索创新,努力开创富有实效、不断进取的发展新局面。
如今,市民族中学学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涌现出了越来越多可与八中优秀生比肩的学子。
针对性教学
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在严控班级学生人数的前提下,学校全力打造服务型小班教学模式,有针对性地狠抓“两头”,既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吃得饱”,又让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有奔头”。教学中,将课堂讲授与课下沟通有机结合,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和个性化指导。
每次考试结束后,各学科教师都要进行成绩分析,对阶段教学情况和学情进行总结,通过数据比较和一对一面谈,为每一位学子寻找和提供适合且实用的学习方法。曾有一位学生很怵头英语,老师经过系统性成绩分析和知识点掌握情况诊断,从学生的薄弱之处入手,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计划,鼓励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逐渐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英语学习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
不仅如此,为充分营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浓厚学习氛围,在每一次两校质量监测综合评估之后,学校都会举行大型学习经验分享会,并对优秀学生进行表彰。会上,既有对学科均衡进步的经验总结,又有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分享。每一次这样的交流,都让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学习劲头更足,荣誉感更强,目标更明确。同时,让其他学子们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直接有效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活动引领
涵养精神世界
2020年10月5日下午,市民族中学八年级的所有学生聚集在操场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团建活动。
在高台演讲中,学子们逐一登台,将自己心中的目标高声喊出来,以此来激发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
在“生命动力圈”活动中,孩子们通过换位思考,感受责任的力量。学会为自己负责、为团队负责,不抛弃,不放弃,为梦想努力奋斗。
像这样的特色活动,自合作办学以来,在市民族中学屡见不鲜。
每月一封励志信,日诵一遍,以正能量的内容和洪亮的声音,给予孩子们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坚定信念,向着心中的目标砥砺前行。
“十四岁集体生日”“中考百日冲刺”“系列化表彰”等活动,激励孩子们乐观、积极,充满自信,不断突破自我。
在班级文化创建中,以榜样上墙、事迹展示、经验分享等赏识性教育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研学旅行、劳动实践等方式,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精细化管理
营造良好校风
为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在每个班级都设立文明监督员,负责督导到校学生进班起立自由大声诵读,同时对楼道内学生的不当言行进行劝阻和引导。
小涛(化名)原来上课违纪、下课跑跳串班,是个让班主任颇为头疼的孩子。但是,自从担任了文明监督员,小涛以身作则,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严格履行职责,耐心劝阻同学的不文明行为。看到小涛变得如此自律,班主任很是欣慰。
市民族中学注重在细节上下功夫,重视“边际增益效应”,课间、课上、教学楼内外,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通过制定班规、进行班干部培训、在班级公开表扬等一系列措施,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的自主管理能力。
上自习时鸦雀无声,晨读午读积极主动,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今市民族中学的学子们热情高涨,自信满满,全情投入,认真学习。
见到老师主动问好,勇于在活动中展示自我,拥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校服上的“臻于至善”,体现着沧州市民族中学的学子们向上、向善、向好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