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学校内涵发展,思想教育是引领,精细化管理是基础,教研先导是关键,提质增效是主线。
为了让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一年来,市十五中持续抓教研、促管理,紧紧把握“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实现教学成绩新突破”这一根本目标,稳扎稳打,不懈登攀。
集体备课 示范评优
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科研主题和“提高课堂效率”总目标,各学科针对教学实际,继续对集体备课进行升级提效。在语数外三科每周的集体备课活动中,老师们先把每周的教学备课内容分工到人,再对个人所备内容进行细致研讨,最终合并形成统一的“大教案”,确定周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指导课堂教学,以此提升学科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
一堂好课离不开精心的备课,老师的教案水平直接决定了一节课的质量。为此,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开展两次教案检查和一次优秀教案评选。对每一位青年教师的教案和部分中年教师的优秀教案进行拍照存档,发送到教师微信群中,以便大家观摩学习、取长补短。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市十五中还通过骨干教师示范课和青年教师评优课,鼓励青年教师跨学科听课、跨学科参与教研活动,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推动整体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规范课堂 精准指导
提高时间利用率
“入室即静,入座即学。凝神听讲,坐姿端正。不懂问明,抢答争锋。练习预习,作业日清。”
短短32个字,将学生们所需遵循的课堂规范,描述得简洁明了,而且读着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为了让课堂32字诀内化为学生们的实际行动,市十五中还通过主题班会,让孩子们比照口诀进行自查,做得好的方面再接再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积极改正,向着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断努力。
如今,课堂32字诀已成为十五中学子规范课堂行为的一把标尺,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孩子们的学习状态。他们在课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下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学习效率有了明显提升。
市十五中还制定了《班级一日学习管理指导建议》,严格规范学生学习活动。各年级的晨读和午读,在无班主任监管的情况下,均能按照各班的学科计划有序地开展,大大提高了碎片时间的利用率。
活动引领 校外研学
德业双修提素养
“德业双修,知行并举”,秉承这一校训,市十五中在狠抓教学管理和质量的同时,毫不放松德育教育。
组织“三好少年标兵评选”和“争做文明中学生”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九一八勿忘国耻 奋发学习”和“清明节缅怀先烈开拓未来”活动,增强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疫情期间,学校开设“家校之声”专栏,不仅及时发布校园动态,而且以班级为单位,让学子们通过美篇展现自己居家认真学习、与父母和谐相处的美好瞬间及点滴感悟,架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前不久,七年级举行了优秀学生家长表彰活动,邀请优秀家长代表在年级大会及各班家长会上,从目标设定、心理健康、配合学校、行为习惯、日常生活琐事管理等多个方面,分享了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耐心解答其他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大家受益匪浅。会后,家长们与老师的配合更加默契,家校携手,心往一块想,劲儿往一处使,共同为孩子们营造良好氛围,助力健康成长。
掷千言莫如履一行。2021年上半年,学校精心组织了两次校外研学活动,一次是沿运河河堤远足至沧州大化厂区旧址,一次是沧州印象·大运河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和沧州名人植物园探访活动。同学们在大运河堤上感受时光如流,在造粒塔下体验时代变迁,在生态园里赞美生活多彩,在植物园里享受自然怡人。孩子们由衷地赞叹“沧州真好”“家乡真棒”。校外研学为孩子们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大自然和社会、亲身感受家乡发展变化的机会,提升了对家乡文化的自信心。研学活动把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努力学习、增长本领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心中,让他们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一代新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又一年的努力拼搏,市十五中不仅取得了长足进步,而且在教育教学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未来,市十五中将继续以教研为引领,抓管理促实效,努力实现又稳又快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