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6月29日
第05版:05

用数字化“圈粉”

素 心

历史人物可以穿越时空向观众走来吗?

在新近落成的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里,参观者可以得到肯定的答复。

在这里,遵义会议复原景观、开国大典影像、《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提纲、脱贫攻坚数据图表……2600余幅图片、3500多件(套)文物实物,引得人们纷纷来“打卡”红色地标。

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红色旅游人数超过14亿人次、收入逾4000亿元,2020年红色旅游也有力带动了国内旅游市场复苏。 而这其中,年轻人的占比正在不断攀升。2020年携程给出的数据显示,在参与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体中,“80后”和“90后”占比已提升至50%。

传统的报刊书籍、广播影视、参观革命旧址等传播途径,在氛围营造、内涵表达、互动体验等方面缺乏吸引力和时代气息。而如今,重新打开的红色资源,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圈粉”。

调查显示,超过40%的年轻游客对红色旅游的兴趣点在于“沉浸式体验”,从深度讲解到科技体验,收获自己不曾了解的历史知识。不断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和体系,利用大数据、VR/AR、裸眼3D等新技术将战争场面、历史故事生动再现,以充满现代科技感的形式让红色资源与时代和观众高频互动,才能让红色旅游保持生命力、影响力、感染力,让红色资源真正活起来、火下去。

无论是一座历史展馆还是一座城市,用好数字化这一“装备”,都能将自己的内涵更好地表达。

有人说,信息时代最值钱的不是信息,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同样,数据时代最值钱的不是数据本身,而是加工、利用数据的能力。

“十四五”期间,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创新引领与加速融合,城市大数据的决策者、设计者、建设者需要比以往更加密切协作、打破思维定势、积极创新探索,不断总结与实践符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新思维、新机制与新模式。

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顶层设计、聚焦定位、协同发展,将数据要素的汇聚、互通、应用等因素统筹考虑、整体设计、协同发展,在建设数据驱动的数字政府基础上,协同发展城市的数字产业与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需要建立新的“系统思维”“数据思维”与“产品思维”。

先行半步天地宽。在瞬息万变的数字信息时代,尤其如此。数字化早已不再神秘莫测,但对数字化的理解和应用却始终有高低之分。

用数字化“圈粉”,无论对于一个企业还是一座城市,或许收获都将在意料之外。

2021-06-29 素 心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26946.html 1 用数字化“圈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