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出台了速食装鸭血粉丝汤的生产标准,对产品的“含鸭量”、高汤、物料包、重量等都做了详细规定,涵盖了鸭血、鸭肠、鸭肝等鸭产品。
这条自带“香气”的新闻让“好这口”的消费者有了更多期待。
这香气也引出了大家对味道独特的螺蛳粉的讨论——仅2020年,袋装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销售收入约为240亿元。
为此立下汗马功劳的,就是当地对产品标准的全力打造。
2016年,广西柳州出台了强制性的螺蛳粉食品安全地方标准;2018年,“柳州螺蛳粉”获批地理标志商标;今年2月,当地又出台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柳州螺蛳粉》团体标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鸭血粉丝汤正走在“网红”柳州螺蛳粉曾走过的路上,这是一条“标准—质量—品牌—零售”的食品产业化之路。
此前,由于缺少安全标准、生产规范等,仅有少量南京食品企业尝试生产速食鸭血粉丝汤,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很多产自其他地区,且规模较小。
如今,标准先行,严格落实,加强监管,划定了安全底线,筑牢了品质和安全的基础,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也给了监管部门以监管抓手。
这一生产标准出台后,南京企业可以申领速食鸭血粉丝汤食品生产许可证,把地方小吃做成工业化生产的方便食品,再通过电商平台、商超等渠道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
细细品来,这也是一条沧州特色美食可借鉴的发展之路。
在沧州,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的美食并不在少数——驴肉火烧、宫面、冬菜、小米面窝头、吊炉烧饼、扣碗……这些美食制作精良、做法考究,深受消费者喜爱。
但其实,有更多的沧州美食可以被更多更远的消费者认可、喜爱。比如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开枝散叶的沧州火锅鸡,比如外地人来沧州都要喝上一碗的羊肠汤。
单就沧州范围内而言,大大小小的火锅鸡店不计其数,且每一家都有忠实粉丝,很多连锁加盟店甚至干出了名堂,不仅店面越开越多,还受到资本青睐。
遗憾的是,这些行业仍然只是顶着“沧州特色”的名牌,既缺乏行业标准,也未形成强大的区域品牌。
反观同为区域特色美食的潜江龙虾、四川泡菜,却已经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跻身《中欧地理标志协定》名单目录。这意味着,无论是潜江龙虾还是四川泡菜,都可以在海内外更好地保护产品质量及信誉。
如今,这一名单上的国内产品已经有数百个。
从螺蛳粉、小龙虾到鸭血粉丝汤,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部门和食品企业已经意识到,制定标准是品质化、品牌化、产业化的必经之路。
如果有了标准并严格落实,如果营销得力、渠道畅通,有着良好消费者基础的沧州小吃,又如何不会跻身柳州螺蛳粉那样的百亿元级品类呢?
毕竟,在品质和口碑的双重作用下,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的带动下,有标准的地方小吃,香气会更纯正、更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