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杨金丽)日前,吴桥杂技剪纸传承人梁兰新刚刚创作完成的15米剪纸长卷《杂技二十四节气》,在沧州绝活儿展上获一等奖。她的这幅作品,将世界级非遗二十四节气与国家级非遗吴桥杂技与剪纸艺术相结合,充满东方之美。
梁兰新今年52岁,在吴桥县教育体育局工作。她18岁开始接触剪纸,22岁结婚后,跟随擅长传统剪纸的婶婆婆系统学习。2006年,她开始拜访韩宝菊、郭长亮等剪纸名师,并通过博客,认识了不少全国各地的剪纸名师。在剪纸的道路上,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吴桥是杂技之乡,她的剪纸多取材于吴桥杂技,造型可爱,富有地域特色。她的作品《神技吴桥》,在蔚县首届国际剪纸艺术节上获铜奖,融合诗歌、剪纸、书法三种艺术形式的《杂技在民间》,被蔚县中国剪纸艺术博物馆收藏。2019年,6米剪纸长卷《天下杂技吴桥》,在第七届中国剪纸艺术节上获二等奖。她是河北省工艺美术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2019年,梁兰新创作完成《杂技十二生肖》后,一直在寻找新的剪纸题材。她看到沧州知名摄影师王少华在朋友圈发的二十四节气美图后,受到启发,决定做《杂技二十四节气》剪纸作品。“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24节气歌,蕴含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智慧浓缩。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经过近一年的知识积累,梁兰新历时1年零1个月,终于创作完成了这幅16米的剪纸长卷,这期间恰好经历了每个二十四节气。
梁兰新以眼下的“小暑”节气为例,讲解了她的剪纸寓意。“古人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我把这三候融入剪纸中,再加上练习晃碟儿的杂技娃娃,体现了杂技之乡不同的民俗生活。”另外,她还给每幅作品配上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