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东光县小单村是一个坚固的抗战堡垒村。村里人人深明民族大义,户户积极为抗日大业作贡献,有力支持了八路军进入敌后抗日武装斗争的开展。至今有一件事村里人还时时讲起——香哥为保护抗日情报、勇敢跳入寺后杨村南苇塘的事。
人们口中的香哥是我的父亲,名香,号锡图,字成章,生于1911年3月9日,卒于2000年1月17日。抗战时期,正值青壮年,当时,家里日子殷实,父亲积极为驻村的八路军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如米面粮油、住所。还为八路军放哨、探敌情、送情报等。
1943年深秋的一天上午,父亲又为八路军去送情报,可这一次却被黑龙村鬼子据点下来的特务队跟踪了。为防被特务抓住搜去情报,父亲边跑边将情报嚼烂咽进肚子。被抓住时,特务们一无所获,便将父亲押回小单村,向村人训问我父亲是否是本村人,邻居们都勇敢作证。
狡猾的特务并未就此罢休,将父亲连同村里作证的单庆台等人一同押回黑龙村鬼子据点。特务们给我父亲灌辣椒水,再压杠子,把水挤压出来,反复折磨。即使这样,父亲也未吐露一个字。见没任何收获,他们决定将父亲及单庆台等人,一同押往张大庄鬼子据点进一步处置。路上,单庆台等人知道我父亲此去凶多吉少,便偷偷把捆绑在父亲手上的绳子弄松。
去张大庄据点,要途经寺后杨村南的苇塘。趁特务们不注意,父亲挣脱绑绳跳入深深的苇塘。特务们惊慌失措,再掏枪射击,父亲已游出好远。在苇塘苇子深处,我父亲一直熬到深夜。深秋冰冷的水浸透了衣裳,父亲冻得浑身打颤,他不敢回家,趁着夜色,投奔到亲戚家。
父亲的故事是民族抗战千万个故事中的一个,但正是这千万个抗战故事,体现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念。
父亲在世时,我曾问他,新中国成立后为何不去向上级组织反映他的事。父亲说,八路军牺牲了那么多年轻人,咱做的这些事太普通了。
父亲离开我们20余年了,我师范毕业,光荣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父亲虽普通,可一直激励提醒着我,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同样我也把父亲的事讲给我的儿子听,鼓励他好好学习。值此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将父亲在党的领导下支持参加抗日的事迹写出来,为红色记忆传承作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