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奥运赛场,每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黄骅市黄骅镇沈庄村百岁老党员沈一林就会热泪盈眶:“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大,都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啊。”
沈一林是一位有着76年党龄的老党员,1945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虽已百岁,除了有些耳背,精神很是矍铄。岁月的痕迹早已爬上了他的脸庞,但时间的变迁却从未模糊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1939年,沈一林决定和朋友到石家庄藁城“闯一闯”。由于工作踏实、为人真诚,后来便被当地党组织相中,发展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当时先后有人找我谈话,讲当时国内外形势,问我是否愿意和他们一起工作。”他说,自己当即表态,这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
沈一林被安排到了石家庄正定,作为党组织的秘密交通员。因为文化程度相对高,他被提拔为大队文书,后又调到团部任准尉打字员,负责管理全团的文书档案工作。“当时我就利用给军官建档的机会,偷偷将排级以上的军官照片以及敌人驻地、兵力分配等资料整理一份,交到县城工部。”沈一林说。
有一次,他得知治安军和日军密谋,想要一举消灭县城大队。他第一时间将消息传送出去,才让县工部有了充分准备,躲过了一场劫难,保全了革命力量。“因此我还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呢。”沈一林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后来,当地一名副县长在执行任务期间,遇上了治安军,不幸受伤、被捕。得知消息后,党组织便安排他利用工作之便开展营救。
沈一林深知这项工作的艰巨,他事先打探好了情况,就和卫兵唠家常、套近乎。
“当时我谎称被抓的人是我表弟,他受了枪伤,再不接受治疗,小命就不保了,他老娘也活不成了。”在敌人放松戒备后,沈一林又偷偷拿出一卷钞票塞进了卫兵的口袋里,最终顺利救出了同志。
后来沈一林身份暴露,不得不转移离开党的地下工作。“是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这辈子都要感谢党的恩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现在的幸福生活。”说到这,老人眼眶有些泛红。
因为长期以来的优秀表现,沈一林在1945年1月7日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来他选择回老家务农,但他始终铭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凡事冲锋在前。“父亲这辈子对自己、对我们都要求十分严格。”二女儿沈玉华说,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们在工作中也都兢兢业业。
大儿子沈复员在沈庄村村委会任职30多年,时刻铭记着父亲“听党话、跟党走”的叮嘱,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只要一下雨,大哥就会冒雨去村里的孤寡老人家中查看是否漏雨、是否需要修缮。平时他还经常自掏腰包救济村里的困难户。”红色精神就这样在这个家庭潜移默化地传承着。
如今,沈一林虽然年事已高,但是每年的1月1日都是他固定交党费的日子。76年的党员生涯,他始终本色不改、信仰不变。从青丝少年到银发老者,始终铭记自己在党旗下许下的诺言。能够见证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他感到无比光荣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