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2日
第05版:05

“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第一百四十四期

红色堡垒 众志成城

本报讯(记者祁凌霄)抗日战争时期,人民群众为我党送情报、打掩护、照顾伤病员、提供物资等,军民一家,同仇敌忾,为中国革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期“文化八仙桌”,就邀请有关专家在线上对此进行探讨,挖掘发生在沧州的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

本次访谈,邀请的主讲嘉宾是,河间抗战资料搜集研究者孙正开,沧县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张莹,孟村红色文化研究者刘德利。孙正开老人今年82岁,是一位老党员。退休后,搜集了大量红色资料,整理出300余小时时长的抗战历史音像资料、万余张照片。张莹是作家,近年来致力于红色文化研究工作,在革命烈士故居修复、史料征集上,作了开拓性的贡献。刘德利在红色文化研究和宣传上,有大量成果。为严谨起见,本次访谈,还邀请了市政协文史委原主任刘增祥作为文史顾问。

抗日战争时期,沧州区域有冀鲁边和冀中两大根据地。在根据地,我党是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发动艰苦卓绝的民族抗战的?人民群众以什么样的方式,融入到抵御外侮、锄奸杀敌、保护党员干部、积蓄抗战实力中来的?革命堡垒是用血泪凝聚而成的,群众作出了哪些巨大牺牲?在有关回忆录和民间流传中,有哪些催人泪下的故事?关于革命堡垒,当前做了哪些研究工作,有哪些遗迹可供凭吊?这些问题都将在访谈中探讨。

时 间:15日上午9点

电 话:18833783089

2021-08-12 “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第一百四十四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1655.html 1 红色堡垒 众志成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