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18日
第06版:06

希友种植 种出稀有葡萄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志伟

“老周,上一批葡萄卖得挺好了。过几天我们商厦要搞庆典活动,抽空你再给俺们送车葡萄吧。”正在棚里忙活着,订货的电话又来了。周希友接起,笑着应道:“放心,这批果早就给你留着了,摘出来就送过去。”

周希友是黄骅市希友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自从合作社的葡萄上市,每天他不是忙着摘果,就是接订货电话。“不光咱沧州本地的要货,就连保定、北京、天津的客商,都来拉货。”

黄骅的土地多盐碱,并不是葡萄的主产地,合作社所在的羊二庄镇周庄村,更没有相关种植历史。为啥周希友的葡萄能这么受欢迎?带着疑问,记者走进了合作社的种植基地。

眼前,几十个温室和冷棚在空旷的田野里甚是醒目。棚室里,硕大的珠串吊挂藤间,粒粒饱满,有的籽粒已发红泛紫,有的还青着半边脸蛋。

“现在温室葡萄都到了尾声了,为啥你这儿的还没熟呢?”心中一对比,问题就来了。

“俺们合作社的葡萄都采用绿色种植,葡萄要等着自然成熟,绝不人工干预。不过,别看这珠子青,甜度也不低。”说着,他摘下了一个递过来。

半信半疑放到嘴里,汁液清甜,完全没有预想中的酸涩。再摘下一颗紫红的放到嘴里,简直是“甜到了嗓子眼”。

“果子青着甜度还能这么高,你们是咋做到的?”

“就是用现代技术和传统绿色种植方法。种植的底肥,我们都用的是发酵好的牛粪有机肥,你看,这长出来的口感就是不一样吧。俺们这葡萄要定期接受抽检和化验,去年还通过了绿色产品认证,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周希友说,绿色种植是合作社从种植之初就坚持的原则。“不真正熟,不走市场。”

“农产品卖两头,刚上市和末尾的价格都高,不少人抢着上市卖高价呢,你们不着急吗?”听他一说,记者的问题更多了。

“不着急,也急不来。种植,不能光看眼前的利益,要往长远考虑。要是光为了抢时间,不重品质,没上两年,就把市场的门堵死了,那哪行呢。”

正因如此,不仅不使用化学肥料,坚持让葡萄自然成熟,在种植时,他们还不使用膨大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剂,让葡萄完全处于自然生长状态。

“不使用药剂,不代表我们放弃管理。要保证果品的品相与品质,反而对种植技术有了更高要求。”周希友说,由于采用棚室反季节种植,植株生长阶段比露天的提前,植株可免受虫害侵扰。饶是如此,在葡萄藤发芽前,他们还是会对全棚进行消毒,提前预防,确保后期不用药剂。到了夏季,防虫网更是严阵以待,通过物理手段达到控虫目的。

不仅如此,棚室种植,还减少了风雨对葡萄的“侵袭”,降低了病菌传播的风险。为了控制棚内湿度,全部采用滴灌,让水肥能充分为根部吸收,减少蒸腾。由于葡萄温室大棚具备调温功能,还可以根据天气情况,通过自动放风设备调节大棚室温,有效控制葡萄的生长期。

种植时稳扎稳打,周希友对走向市场的产品信心十足。合作社的葡萄进商超时,他还特地制作了二维码,顾客扫码后,可在河北农产品监管追溯平台了解葡萄的种植信息。

由于引进的是万笛系列、着色香等稀有品种,结合绿色种植,合作社的葡萄上市后被争相订购,成了市场上的稀有货。小小葡萄,不仅让周希友的绿色致富梦分外甜美,更甜到了市民们的心里。

2021-08-18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王志伟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2185.html 1 希友种植 种出稀有葡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