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20日
第06版:06

我们的乡亲季振同

吴相艳

五月的细雨沁着一丝微凉,细密地敲打着宁都起义指挥部旧址的墙垣。伸手触摸斑驳的旧迹,内心的暖化作一股温热,从指尖到眼窝,肆意漫开来——宁都,我来了,从遥远的大运河畔一路寻觅而来,只为追寻我的乡亲季振同的脚步,近距离倾听1931年12月14日,那声震惊中外的绝响。

那是一道闪电,在如磐暗夜撕开一道裂口,惊艳了万里山河。彼时,蒋介石对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进行了三次围剿,敌人的气焰正如日中天,共产党的力量仅是燎原之星火,在黑暗的包裹中微茫闪烁。实力如此悬殊下,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1.7万名官兵携带2万多件武器,阵前倒戈,以红旗引路,浩浩荡荡奔向中华苏维埃根据地,开启了他们的新生。从此,他们有了一个闪亮的名字——红五军团;这支英雄的队伍用血肉之躯赢得了长征路上“铁流后卫”和开疆拓土的“西路军先锋”称号。每每回望这段历史烽烟,理想与英雄主义总如潮水涤荡心怀,但查阅创造这段历史的英雄时,有一个名字,似乎总被有意无意地忽略,那就是我的乡亲季振同。

季振同,我至爱的乡亲,那个从沧县大运河畔没落地主家庭走出来的少年俊才,十几岁离乡,戎马倥偬,屡建奇功,你是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是红五军团的总指挥啊!如果说你的作用无足轻重,怎会堪此大任,朱德与周恩来同志热情介绍你入党;如果说你参与创造了历史,关于你的记载,怎会如此语焉不详,难道只为你在风华之年被错杀?有人说你是个悲情将军,果真如此吗?我有太多困惑与渴望,渴望了解每一段历史的肌理,还原一个乱世英雄所经历的苦痛与荣光。

迎接我的是一座西式风格二层小楼,灰黑的瓦,在喧嚣的小城,静默成一段凝固的时光,任追寻者叩问。这里原是耶稣教牧师的住宅,在20世纪苦难的中国,耶稣没有给中国带来福祉,却让共产主义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奇迹。90年前那个冬天,就是在这里,在我的另一个乡亲、时任26军总参谋赵博生的周旋下,季振同、董振堂、黄中岳面对瞬息万变的形势,做出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起义壮举。这样的选择总让人自觉审视生命的意义。为功成名就、光宗耀祖吗?彼时你们已经做到,那是要经历多少次出生入死,才换来的军威赫赫、高官厚禄;为享受荣华、精致利己吗?山河破碎之际,你们用血肉之躯做出了坚定的回答:生命个体价值只有融入民族大义,才能迸发出亘古的光辉。

你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不当亡国奴,我们要自强,雪国耻,收复国土和主权!”

你说:“我们要有勇气,回北方去,坚决抗击日军去!”

你这么说,也这么做了,带头联名给蒋介石发电,要求回北方与日军作战,得到的却是“侈谈抗日者杀无赦”的冰冷回复。

这样的慷慨悲壮总让人想起岳飞的精忠,想起辛弃疾的幽愤,想起民族大义前那些铁血傲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铮铮男儿,心在泣血。我至爱的乡亲,谁能理解你对家园的爱,与交织在内心的迷茫?梅江河奔流不息,润沃着两岸生灵、青山秀水,一定让你想到家乡的大运河,想到那片醇厚的土地正呻吟于异邦的铁蹄。暗夜无边,多少次,燃烧“醉里挑灯看剑”的烈火,梦想“八百里分麾下炙”的爽快;多少回,压抑“夜阑卧听风吹雨”的幽愤,只落得“中原北望气如山”的不甘。于是,危局之下,你果断地给自己寻找到一条出路,也给这支迷茫中的部队带来重生。新中国成立后,从宁都起义走来的战士中诞生了36位将军即为明证。

凤凰涅槃,浴火而生;精诚铸志,丰碑永存。

只是,我至爱的乡亲,你没有走到这一天,年轻的生命终止于那场扩大化的肃反运动。是不是因为你的名字太过光华闪耀,以至于让敌人使尽了离间手段,让你的战友也一时迷惑难辨?尽管毛泽东等同志极力反对判决决议,坚定地认为“季黄均是参加宁都暴动者,对革命不无相当功绩”,怎奈斗争残酷,时局瞬息万变,你终如流星,轰然陨落在苍茫的旷野。

梅江河哭了,浪花淘尽英雄,何处再觅赤子;大运河哭了,清波浩荡千里,最终沉淀下一个好男儿的名字,让后人思之、痛之、惜之、念之。

我亲爱的乡亲,你可听到后人声声追寻?毛泽东说,宁都起义精神是“战无不胜”的,那么这种精神的原动力是什么?作为沧县人,多少次驻足流连,抚摸过狼儿口村季家老宅坍塌的院墙,听过年长的乡亲深情的讲述,踏过那些经年的废墟,一些情怀一直郁结不明,直至双脚踏上宁都的土地,自北国到江南,放眼万里河山,瞬间汗颜于自己的狭隘。一个揽祖国山河入怀的将军,早已将生死跳出庸常的眼界,挥斥方遒,只为苍生,何必纠结生命的短长?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因为每个人的追求不同,造就了生死有的如泰山之重,有的如鸿毛之轻。至于何时何地泰山石陨落,于漫长的历史而言,都是流星一瞬。英魂如有知,纵观中国共产党一路风雨走来的百年征程,当依旧豪情满怀,骄傲于自己的选择。

从指挥部旧址出来,缓步于梅江河畔,一江清水在微雨中安静流淌,涤荡了多少苦难辉煌,而有些过往注定沉淀为坚实的河床,携大江浩浩,万古奔流。迷蒙中,那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旖旎而来,我的乡亲阔步在前,坚毅的眼眸、逼人的英气,忽而凛然,忽而温婉,一颦一笑,宛若酷酷的邻家大哥模样。他喜欢体育运动,玩转篮球、足球、马术,腾跃间帅倒一片;他喜欢阅读,思想在《四书》《五经》及三民主义、共产主义濡染中通透而深邃;他将儒雅与善战、忠诚与勇敢完美统一,引得爱才惜将的冯玉祥赶紧把自己的内侄女许其为妻。天下俊杰谁不爱,哪个观者不折腰?想到这每每自喜,这就是我的乡亲该有的模样!

司汤达墓碑上有三句话:活过了,写过了,爱过了。

是的,我亲爱的乡亲,如果在心中也给你立一块墓碑,请恕我浅薄效仿:

活过了,战斗过了,爱过了。

当年钟会去拜访打铁的嵇康,临行被问看见了什么,钟会留言:“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此刻,我也想对宁都说,看了你的山水,领略了你的广博,我也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并将这个答案带回家乡,给每一个乡亲讲“我们的乡亲季振同”的故事。

就连阳光也在雨层上跃跃欲试,沐浴你的荣光,深怀我们的敬仰,我追寻的脚步没有理由不愈发铿锵。

2021-08-20 吴相艳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2439.html 1 我们的乡亲季振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