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间诗经公园,与石俊茹的相遇,这位秀美温婉的女子,行走在小桥流水间,诗情画意。
今年46岁的石俊茹,号紫袖斋主,是河间毛公诗词学会的副会长、秘书长,河间市传统文化研究促进会副会长,《毛公诗苑》执行主编,中华诗词论坛《燕声赵韵》首席版主。十几年间,已书写诗篇几千首,大量作品发表于国内各大报刊,从2014年开始已编辑《毛公诗苑》近20期。
◆ 邻家小女善诗词
岁月在指缝间流过,石俊茹抓住的恰恰是如水的时光,散落在字里行间。
上世纪70年代,那是一个生活重担极为沉重、物质极其贫乏的年代。石俊茹的童年,虽然没有多彩丰富的玩具,但受祖父影响,从小就对文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石俊茹回忆说,那时候最大的快乐就是坐在炕上,让祖父教她识字、背文章。祖父屋里墙上挂着的篇篇诗文,她都能倒背如流。
上小学时,因为对文字的理解甚早,石俊茹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考试没掉过前三名,语文成绩尤为突出。几乎所有教过她的语文老师都喜欢这个“透着灵气”的小姑娘,上课时总被抓“典型”,以恰如其分的语言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也提高了石俊茹的学习兴趣,她所写的作文也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
就这样一路与诗文相伴,在文字中吸收知识的精华。高中时,石俊茹就开始写写画画了,心里有什么感悟,就拿起笔写下来,散文杂文诗歌,笔和纸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 互联网上习格律
1996年,大学毕业的石俊茹参加工作,那时候刚有互联网。对于这个陌生的虚拟世界,飞来的讯息让石俊茹急于探索。“那时候网站上刚有聊天室,大家在里面即兴对联,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互不相识,都用网名,觉得新鲜有趣,玩得不亦乐乎。”石俊茹说,在玩对联的过程中,慢慢积累了很多的对联知识,也熟悉掌握了平仄格律。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达,大概在2004年的时候,网上有了诗词论坛,也是从那时起,石俊茹开始学习写诗词。因为有前几年写对联的格律基础,所以,一上手就比别人快。从绝句到律诗,一步步深入。
对诗词的酷爱越加强烈,为了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石俊茹去国内各大诗词论坛“深造”,从普通会员发帖,到自己打理版块;从普通版主到常务管理,再到首席版主,在诗词的路上越走越远。
随着时间的积淀、作品的积累,慢慢地,石俊茹的名字在小城河间,如一缕春风、一枝夏荷,拂面清新、传播开来。河间文化圈的前辈们给她的评价是:年纪轻轻,笔力老道。河间诗人李建梅赞誉说:“新识一诗友,相见恨晚。大家看过她的诗词,文笔之美,底蕴之深,皆以为是耄耋之年。结果一见,却风华正茂,紫衣翩翩,讶然。”
有诗友说,石俊茹的作品有男儿的英气。比如这首七律《题大境门》:“青砖垒筑北望间,扼守京都御敌蛮。藉此一门连大境,固其千载立雄关。高墙险据遥呼应,异地商通频往还。逆对黄风撑脊骨,巍然托起好河山。”在游览张家口大境门时,石俊茹有感而发,一气呵成,大气磅礴。
◆ 古城耕耘兴诗词
河间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一部《毛诗》传天下。悠悠千载,流韵所至,河间得称诗礼之邦而名人辈出,书香遍地。
2001年7月1日,河间成立了“毛公诗词学会”,研讨毛公毛诗,承继诗词传统,弘扬千古诗风,活跃诗词创作。2014年6月,河间市诗词学会换届,石俊茹成了学会里最年轻的骨干,是副会长兼秘书长,协助会长信振世处理日常工作。包括学会活动的组织开展,刊物的印刷发行,以及与兄弟县市互动交流。学会创办《毛公诗苑》,不定期出版。研究论文、格律诗词、新体诗、散文诗、诗评诗话、诗词通讯均设专栏刊发。尤以研究探讨格律诗词为主,弘扬诗词国粹。作为执行主编,石俊茹对每一首诗词文章都字斟句酌,认真编辑。
自2015至2018的四五年间,诗词论坛里多次组织全国诗词大赛,从策划到征稿、评稿,到担任评委,石俊茹为发扬诗词文化事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近几年,周边县市的诗词活动也频繁起来,陆续举办诗词大赛,比如献县和肃宁,每次诗赛,石俊茹都受邀作为评委出席。看到周边县市活动搞得红红火火,石俊茹也多方奔走,与市文化和旅游局、市文联、河间市融媒体中心等相关部门及时沟通,并积极联系赞助企业。着手举办河间第一届中秋文化节诗词大赛,极大地调动了诗友们的创作热情。目前征稿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新冠疫情肆虐之时,石俊茹又带头组织诗友们拿起手中的笔,在诗词群以接龙的方式,用诗词来抗疫,筑起爱的屏障。河南郑州暴雨成灾,牵动着河间人民的心,河间的诗友们又拿起笔,用诗词来支援河南,歌颂人间大爱。与此同时,石俊茹的个人诗集《紫袖集》也已付梓,收集了她近10来年的作品,现已交由出版社编辑,将很快与大家见面。
诗,是社会的心声,是时代的号角,一首好诗,可以鼓舞人们的斗志,激发人们的激情,指引人们的道路。如今河间正掀起一个弘扬诗词文化的新高潮,石俊茹也正在孜孜以求、不断创新,为河间诗词文化的发扬光大努力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