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
参加学生运动
按照以往资料,1901年,莫子镇出生在吴桥县莫家场村一个地主家庭。1921年(另说1920年),他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学堂,在这里,加入进步团体,逐渐走上革命道路。然而,1919年7月6日出版的天津《益世报》告诉我们,早在1919年,莫子镇不仅已在天津,而且已是学界代表,提出了游行讲演法。这篇报道,把莫子镇参加学生运动的时间,一下子往前推了好几年。
时光倒流回1919年春夏之交,北京学生点燃了五四运动的革命火炬。消息传到天津后,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天津率先响应。邓颖超、郭隆真、刘清扬、周恩来等进步学生决定,联合天津女界开展一系列的爱国运动。5月25日,他们发起成立了天津第一个妇女救国团体——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刘清扬是会长,李毅韬是副会长,邓颖超等是评议委员,王天麟是总务委员。
1919年7月6日《益世报》上的这篇报道,就提到了天津女界爱国同志会总务委员王天麟。以下是报道的内容:“各界联合会于昨日下午3点讲演科开第二次例会。女界王天麟君报告女界讲演,除集会讲演外,须有家庭讲演。已自西门内起按户讲演,听者异常发达,感情尤挚。其计划拟由西门而东门,由南门而北门,分五组出发。时间系星期二、四、六下午3点以后。学界张伟斌代表莫子镇君报告现又适用游行讲演法,并提议拟暑假赴各县讲演,请评议部筹款,并由会呈请省长发给护照……”
在《益世报》报道的这次例会上,王天麟作为女界代表参加了会议,学界代表是莫子镇,但他没有参会,而是由张伟斌代表他发言。按照出生年份推算,此时他只有18岁,正是风华正茂。从发言可以感受到,像电视剧《觉醒年代》里展现的热血少年们一样,莫子镇追求自由、刚毅爽直、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想要唤醒危难中的旧中国。
《吴桥县志》里的
莫子镇入党时间
莫子镇的入党时间,直到现在依然成谜。刘晓说,最近翻阅1992年版的《吴桥县志》,其中记载莫子镇是1922年入党。
“这是现在看到的比较官方的说法。但是,这一说法是否有什么史料来源,就不清楚了。”他说。
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关于莫子镇入党时间问题,有三种说法。有人认为他是1926年入党,因为在那一年,刘格平以中共天津地委特派员的身份,到津南各地检查指导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当时,他带了一份共产党员名单,其中就有莫子镇。那一年,吴桥第一个党支部——莫家场党支部成立,隶属中国天津地委,莫子镇任支部书记。第二种说法,认为他是在1924年前入党。这一阶段,他在新中国革命青年社天津分社从事秘密活动,因为干劲十足,刚猛勇毅,还曾被捕入狱。新中国革命青年社是李大钊领导的北方区委党的外围组织。莫子镇被捕后,经组织营救出狱,为转移敌人视线,被派往日本留学,1925年回国,一直在吴桥农村秘密进行党的活动。人们认为,他是在加入革命青年社前后、被捕之前入党的。第三种说法,就是《吴桥县志》上的1922年入党一说。之所以有三种说法,是因为莫子镇的入党时间直到现在依然缺少确凿的史料证明。
七七事变前成立
全国人民国防后援会
另外,刘晓还在1936年《国报》第149期的报道中,发现了另外一条重要线索:“河北省吴桥县农会发起组织‘全国人民国防后援会’。向全县人民发出查封日货、募捐现金、支援前方将士、集资购枪,抵抗日军入侵的公告。办事机构在吴桥县城,张国基任主任,莫子镇任副主任。至十二月底结束,历时四个月。”
以往的记载显示,1937年七七事变后,8月,莫子镇团结地方士绅张国基等人,在城关组建抗战后援会并出任副主任,向全县人民发出查封日货、募捐现金、集资购枪、准备抵抗日军入侵的公告。《国报》的报道,确定了后援会的名称是“全国人民国防后援会”,时间在1936年8月至12月底,比现有的记载提前了一年。
刘晓还介绍,听人提起过莫子镇曾创办农村信用合作社一事,但都语焉不详。直到他在《吴桥二十一年份行政报告》中,发现了这样的记载:“提倡各乡镇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查农村合作为改善农民生活发展村经济要图,本县奉实业厅令催促提倡。本县自奉令后,即将各项规程发交各区及农会积极提倡。本年十二月间,曾有本县第五区公民莫子镇等呈请在莫家场组织农村信用合作社一处,请备案许可等情。当经本府将该社章详核后,即行发给许可证,并令从速组织。此亦本县合作社事业首创第一次也。”这说明,1932年12月,莫子镇向吴桥县政府提出在莫家场创办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事情。政府不仅认可了这一做法,还在吴桥各地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