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13日
第05版:05

林中的“自然课堂”

沧县苍林生态农庄独辟蹊径,将目标人群锁定为孩子们。黑山羊养殖区被打造成了丛林探险区;蛋鸡养殖区成了抓鸡寻宝区;非遗手工坊、戏水乐园、林下体验、草地露营……农庄负责人庞毅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我们的目标是为孩子打造一个边玩边学的地儿。”

□ 本报记者 祁 洁

许多人搞乡村旅游,不停地做“加法”:扩大景区面积,增加目标人群,丰富娱乐项目……沧县苍林生态农庄负责人庞毅却独辟蹊径做“减法”。这块空地光种菜没啥创意,“砍”了。那片林子下头光养点儿鸡不利于农庄可持续发展,减少鸡的数量。游客来了撸撸串,逛逛林子,一趟觉得有意思,再来就没啥新鲜感了,这个项目也得改。“减来减去农庄还有人气吗?”不少人曾这么质疑。起初,庞毅也是凭感觉这么做,但随着思路逐渐成熟,他越发地胸有成竹:“咱这儿缩减的是目标人群,增加的却是人气。”

庞毅“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记者决定前去农庄探秘。

迈进农庄大门,高大挺拔的杨树遍及视野,记者好奇地环顾周边,除了正前方的水上游乐设备,没看见有啥好玩的。“没瞅见有多少人,哪儿来的人气呢?”记者正纳闷,庞毅从口袋中掏出一把钥匙将右侧的房门打开说:“咱先去这儿看看。”

记者进了屋,发现这里藏着不少好玩的。“我们的老家”展厅中摆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旧匣子、大水缸、煤油灯、老挂钟,最令人怀念的还有墙角的大灶台,以前老家烧炕做饭可是全靠它。往前走,是创意木工坊,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发挥想象,将一些小木块下脚料拼接成新的物件,小青蛙、小飞机、小斧头……看着一件件惟妙惟肖的作品,不由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点赞。

庞毅介绍说:“这儿是农庄专门为孩子们打造的非遗手工坊,他们在这里可以体验扎染、活字印刷、创意手工等10多个项目。大自然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我们就是要为孩子打造一个边玩边学的地儿。平时孩子们上课没时间过来,一到节假日,这儿人气最高。”记者一下明白了庞毅的心思。

出了非遗手工坊,看似平常的林子,走进去却“别有洞天”。这里以前是黑山羊养殖区,现在打造成了丛林探险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练练胆量,体验林间踩钢丝、走独木桥的惊险刺激。那边林子,以前是蛋鸡养殖区,现在成了抓鸡寻宝区。“这个游戏最受孩子们欢迎,公鸡经常被孩子追得跑不动了最后只得主动认输。”庞毅笑着说。

林间卡丁车、老式木头跷跷板、“八仙过海”水上划船……在林子里转着,从庞毅口中听到的都是些新名词,记者接连感慨:“处处都是创意。”庞毅却满腹心事地回答:“没创意哪行,别人走过的弯路我基本上都走过了,真没想到这片林子能变成现在这样。”

十年磨一剑。庞毅打造这片林子用了17年。2004年,搞了多年园林绿化工程的他,在沧县纸房头乡纸房头村流转了100亩土地搞苗圃种植。“当时就觉得随着城市绿化需求的增加,苗木有市场。”起初,庞毅的想法很简单。可树从小苗到出圃,短则需要两三年时间,这期间光投入没产出资金成了重包袱,怎样才能见到些回头钱?庞毅不停地想对策。

他在林子里添置烧烤架,游客来了可以体验林下自助烧烤。没想到游客来了,在享受美味烧烤之余,不少人跑到林子里头拍照、“静坐”。“可以再增加点儿玩的项目,让游客来了玩得更尽兴些。”庞毅的思路越来越开阔。

打造“开心农场”,让城里人来这儿当“农夫”。养鸡、养羊,为游客补习“生态种养课”。在不断摸索的过程中,庞毅欣然发现人们出游多数是为了带孩子出去玩,继而他把农庄的主要目标人群锁定为孩子。非遗手工坊、戏水乐园、林下体验、草地露营……随着体验项目的不断丰富,庞毅给自己的农庄起了个别名——林子中的“自然课堂”。庞毅介绍说:“接下来,我继续考察,再增加些新的体验项目,让孩子们走进自然快乐成长。”

2021-09-13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4933.html 1 林中的“自然课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