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非常重要,不仅需要做,更需要马上做。”
前不久,在2021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国际奥委会品牌营销全球负责人拉尔斯·西尔伯鲍尔的发言,引发众多企业负责人的共鸣。
智能制造已然成为国内制造企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引领着沧州制造型企业的前进方向,然而在大家看好智能仓储设备产业前景的同时,一些业内人士也提醒大家注意其中的不足。
“现在智能仓储设备产业虽正处快速成长期,但非标产品比例高和标准不规范成为制约相关产品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目前商品条码全国不统一,有些商品包装上没有条码,或者跟其他商品冲突,导致需要人工重新贴码,入库环节效率低下,智能设备难以适应。
一位业内人士反映,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公司的智能仓储产品配件中非标产品占比仍高达40%,同时很多客户将产品应用在对传统仓库的改造中,而传统仓库标准不统一,场地环境千差万别,造成智能仓储设备入场后,使用中常常出现水土不服现象,打击了企业的使用积极性,阻碍了智能设备的进一步普及。
尤其电商企业品类繁多,商品包装大小规格差异很大,导致智能设备也很难适应。如同一台拆盘机器人无法适应体积规格差距很大的不同商品,在频繁切换进行拣选拆盘时,需要频繁更换夹具,造成效率低下。
其次智能设备柔性还需提高。例如夹具适应问题,还有商品图像识别技术的突破,达到类似人眼识别物体大小、远近等,根据件型不同,如何进行抓取,才能达到人工操作的效率,这些都亟待新的研究成果出炉。
前不久,河北宏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打造的国内首条智能铝合金罐式半挂车生产线开始生产,东光铭洋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抓紧生产智能立体仓库产品,成为业内率先试水这类产品的企业。
宏泰公司在2017年确定进军智能化生产的方向时,针对产品非标配件过多问题,首先着手解决产品配件的标准化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铝合金罐车的标准化配件由原来的不足30%,增长到目前超过70%,企业循序渐进走出了符合自身特点的智能制造之路,为智能化生产打下坚实基础。
事实上,目前智能制造设备存在的不足,恰恰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弯道超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