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祁 洁 通讯员 刘富恩 摄影 陈 雷
农田变成风景线,好风景生出好“钱景”,村民挣上“双薪”,赏自然风光、住星空帐篷、品特色美食、体验各种娱乐项目……新的乡村旅游规划不断在完善。一个三县交界的纯农业村如何变得如此洋气?且看河间市景和镇北丰尔庄村—
洼里好似“一轴画”
9月24日清早6时,河间市景和镇北丰尔庄村委会主任杨传保准时到村南的丰尔庄园遛弯儿。刚出门没多远,同村两位村民赶上他:“杨主任,今天咱组团遛吧。以前,下洼是去干活,现在成了赏景,这生活简直一天一地。”三人一边走一边感慨。
进了丰尔庄园大门,他们分头行动。一人去蝴蝶花海赏花,一人去童话牧场看小动物,杨传保雷打不动地从头至尾挨个景点转。
穿过紫藤长廊,悠扬的歌声传来,只见一个小伙弹吉他,另外两人唱,三人配合得十分默契,杨传保掏出手机拍了几张照片晒到朋友圈,并附了一句:“瞧瞧俺村风光美不美?”
婚礼草坪上,两位新人正在拍婚纱照。他们或深情对视,或并肩手挽手,人如景,景醉人。
“妈妈,这是蚂蚱吗?”从星空帐篷旁路过,杨传保看见一个男孩正拿着一只虫子好奇地问。他走上前说:“孩子,这是螳螂。螳螂的身材细长,尤其是头部,蚂蚱身子是圆鼓鼓的。”男孩妈妈说:“来这儿玩了一次,孩子就上瘾了,这次专门带他来体验星空帐篷。这不,早早他就起来捉虫子了。”杨传保接着说:“大自然是最好的课本,带孩子来乡间接接地气儿不是坏事。”
景区小径两侧,草美花香。采摘大棚中,瓜果满藤。走在景区中,杨传保瞅瞅这儿,瞧瞧那儿,正在园中打理花草的一位村民和他打招呼:“杨主任,又来溜达了啊,你是一天不落啊。”“咱这洼里跟展开的一轴画似的,哪天不来转一圈心里都没着没落的!”说罢,杨传保接着逛起来。
村民跨入“双薪族”
提起如今的日子,北丰尔庄村民杨占为直言“腰板越挺越直了”。
以前,他一天天在地里猫着腰摆弄庄稼,累得腰酸腿疼。受半天累不说,收完庄稼一算账,赶上好年头,一亩地能多收入几百块钱,年头不好的话,只能无奈地叹气。
如今,杨占为家15亩地全部流转给丰尔庄园,他终于如愿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土地流转费用根据每年的粮食价格合算,平均每亩地收入六七百元,俺在景区当保安,一个月还能挣2000多块钱,俺现在正式跨入‘双薪族’了!”杨占为滔滔不绝。
“说得忒对了,过去咱老是羡慕城里人挣月薪,现在的生活跟他们差不离啦。来这玩的人都说羡慕咱们呢,天天守着这么好的风光,多享福!”在此路过的一位村民凑到跟前说。
北丰尔庄村位于河间、沧县、献县三县交界处,全村有耕地2800多亩,是个纯农业村。杨传保回忆道:“以前,从北丰尔庄到位于沧保路的镇政府办事,这10多公里的道别说柏油路了,连砖路都少见。赶上下雨天出去办事,开车还好点儿,骑车子连门都没有,这么偏僻难走的地儿,谁愿意上这来?现在情况不一样喽,村村通柏油路,庄稼地里处处是景,一到节假日,路上汽车排长龙,连外地的游客都往这奔呢。”
如今,北丰尔庄村土地全部流转,不算干零活的,长年在丰尔庄园打工的村民就有四五十人。庄稼地变成了风景线,北丰尔庄村还被评为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杨传保说:“这荣誉可不是单靠庄园的名气获得的,俺村环境也不赖。垃圾坑变成了小广场,家家门口栽上了树,村里还通了天然气、自来水,丰尔庄园里头欣赏的是自然风光,来村里感受的是新农村新气象!欢迎大家顺道来村里逛逛,村里正在商量下一步发展规划,真诚希望大伙儿多给俺村发展出主意,让田园风光日日新!”
美了村庄富了老乡
前不久,丰尔庄园国际马术俱乐部和陶然园正式对外开放。欣赏精彩的马术表演,体验骑马的“风度翩翩”,用天然染料把布料染成自己喜欢的颜色,到此体验的大人孩子直赞:“有意思,过瘾!”
游客玩得尽兴,景区负责人李硕心中颇有成就感。
这两年,只要晚上有空,李硕总喜欢到市区各大商场附近走走,人气较高的地方尤甚。
李硕并不是喜欢凑热闹,如何将这3000多亩的大田打造成游客休闲度假的胜地,让风景生“钱景”?他不停在为景区发展谋求新思路。
经过长时间观察,他发现有的商场里面人多,门口冷清。而有的商场室外有各种游乐设施,尤其到晚上,大人可购物,孩子也有地方可玩,看似寻常的情形,却是商场“引流”的一个好举措。
李硕告诉记者,如今,人们选择出行目的地往往看重的是体验。从2016年起,丰尔庄园在传统大田种植的基础上发展乡村旅游,刚开始,游客来了通常是赏赏景、拍拍照,或者坐摩天轮、采摘果蔬,一圈下来,最多只需要一天时间。如何让一日游变成多日游,让 “游客”变“留客”?这是景区持续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方考察学习,丰尔庄园将发展规划由休闲旅游提升为体验式休闲旅游。李硕介绍说:“赏自然风光、住星空帐篷、品特色美食、体验各种娱乐项目,游客在景区吃住玩的诉求都能够得到满足,这样,景区就不愁人气了。景区发展得好,周边村民才更受益,美了村庄富了老乡,这是我们打造乡村旅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