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第06版:06

注入“绿”基因 冬枣别样红

水肥一体化设施

■ 本报记者 张梦鹤 本报通讯员 殷汝松 施境学 刘巍松

如何让沧州冬枣在诸多枣产区中脱颖而出,近年来,我市各现代农业园区频频发力,探索绿色种植模式,努力提升冬枣品质。在有的园区,杂草也能帮助冬枣绿色成长;有的园区让枣林喝上硒肥,不仅枣树身体壮,冬枣颜值还高;还有的园区枣林待遇更是高,能吃上“绿色营养餐”。随着绿色内涵的提升,小冬枣不仅长成了大产业,还成了各地富民的“红人”——

青县金牛镇汇林冬枣现代农业园区:

果园生草种好枣

走进青县金牛镇汇林现代农业园区的冬枣种植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林子里,摘枣的工人忙碌不已。加工区,冬枣筛选机轰鸣工作。

“别看过两天才大规模上市,但跟俺订货的人已经好几批了。这不,现在每天只能先挑着熟的摘出来,一天能走千余公斤。”为了赶单,青县汇林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庞忠华和工人们每天都要忙到深夜。

青县并不是冬枣的常规种植区,合作社种枣,才是第二年挂果,为何能这么受欢迎?

“走,上园子一看你就明白。”庞忠华卖了个关子。

随他走进果园,沉甸甸的枣子坠弯了枝。四处瞧着,并没有什么异样。只是树里行间,杂草茂盛,足足没过了脚踝。

“真是忙得都没时间除草了,别家枣园,可比你这儿利索多了。”记者笑侃。

“这些草可不能随便除,更不能用除草剂。这两年,俺们这儿枣品好,就是这些草的功劳。”原来,这就是他的答案——果园生草种植模式。

“果园生草,并不是让树下长上草,就不管了。而是等到这些草长到一定高度时,再用机械辅助人工除草。这样,割落的草腐烂在地里,就成了天然的有机肥。”没想到,杂草还是增强果园有机质的好帮手。为此,合作社特意买来15把电镰,每个生长季,用拖拉机和电镰灭荒3次,1000多亩地,光粉草就用坏了10把电镰。

“种草的好处还不止这些呐。你看,有了这一片大‘草原’,今年夏季多雨,园子里几乎没有明水。踩着草甸,工人们就能马上到园子干活,也不耽误咱管理。”庞忠华说,全都顺着草根走到地下的雨水,也没有被浪费,而是被涵养起来,等到天气干旱时,又被枣树根部吸收,还能缓解旱情。

“园里长出‘绿皮肤’,土壤通透性好,有益菌增多,冬枣的口感和甜度都不一样。每年,省质监局都要上我们这儿来采样、化验,咱各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对于枣品,庞忠华信心十足。

除了果园生草,由于规模化管理,园区内1000多亩的枣园统一标准化种植,产量、品质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合作社统一雇工、统一防治,再也不怕害虫在林子里迁飞“捉迷藏”了,既省工又高效。另一方面,合作社统一购进农资,所用的都是低毒、高效的生物制剂,不仅采购成本降低了,而且守住了冬枣的品质。

现在,园区的冬枣不仅供不应求,每公斤身价还要高出4元。

沧县大官厅乡枣产业现代农业园区:

枣品效益有“硒”旺

地里的冬枣还未进入收获期,沧县爱润冬枣专业合作社的电话就已经响个不停。

“都是等不急订枣的老顾客,知道咱这儿枣好。别说客户了,去年给俺家摘枣的工人,尝着枣好吃,把十来天摘枣的工资都买枣了,送给亲戚朋友。”自家冬枣畅销,合作社负责人陈高文满是自豪。

见大伙儿还是半信半疑,他索性摘下一捧递过来。一个个冬枣泛着光亮,咬下去,咔嚓一声,皮薄肉脆,虽还未完全成熟,却也甜意十足。

“尝出不一样了吗?俺这儿的都是富硒冬枣。”陈高文打开了话匣子。“加入硒元素后,不仅果品的营养价值提高了,枣面更光亮,品相更好了。枣树的免疫力提高了,生命力也更强了,你看,这叶都是墨绿的。”

他说,园区有着20多年的冬枣种植历史,种植规模达1000余亩。为了园区冬枣产业的发展,合作社一直在探索增强其市场竞争力的管理方法。

“近些年,各地冬枣发展势头迅猛。做露天枣,咱规模比不过山东沾化。发展设施枣品,成熟时间也早不过陕西大荔。园区的冬枣要想有长足发展,必须拼品牌,做品质。”富硒冬枣,正是他们这几年苦心钻研的成果。

早在2017年,陈高文就接触到了富硒产品。彼时,功能性农产品的理念刚刚兴起。看到一些普通的产品加入硒元素后品质、身价双提升,陈高文也开动了脑筋。

“冬枣本就是枣品中的‘佼佼者’,园区种枣,走的还是控药残、保品质的路线,要是加入硒元素,品质不就更好了吗?”当时,硒元素非常昂贵,陈高文却不惜重金,向“硒”旺之枣迈出了步伐。

为此,他把几十亩枣园分成了多块试验田。每一块地上,进行不同的试验,好做对比,选良方。

不同厂家的硒肥有啥区别?喷施1遍叶面肥硒元素含量如何?2遍又有什么样的效果?春夏秋冬,四季轮回,试验一做就是4年。将这几年的果实数据综合后,他找到了最佳的管理方法。“使用中硒科公司的纳米硒肥,在生长季喷施3遍,既不会浪费肥料,硒含量还能达到最佳数值。”

为冬枣注入“硒”,每亩地要多投入90元硒肥成本,陈高文却并不心疼。

“产品好了,咱销路不愁,卖上几斤果,硒肥的投资就回来了。我们富硒冬枣的价格稳定,还注册了‘乡一红润’品牌,和石家庄、北京等地电商平台合作,二级果一公斤能卖到16元,一级果一公斤能卖到26元。”不仅如此,在冷库存放,等到冬季再上市,富硒冬枣的身价还要高。

孟村回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园区:

枣树吃上“营养餐”

清晨,孟村丰硕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恩朋早早赶到了枣园,准备采收工作。

踏着晨露来,披着月光走,一天都长在园子里,许恩朋却甘之如饴。去年,这片1600亩地的枣林成绩赫赫——与百果园及其他大型商超对接,合作社卖出了65万多公斤果,销售额达620多万元。

“俺们种植规模大,客商来了不用东跑西颠,而且冬枣品质上去了,大型商超十分认可。”许恩朋说,为了抓住大型商超的心,合作社专门为枣林补充绿色营养餐,提升冬枣品质。

“没有有机质,土壤营养达不到,怎么能长出好果?”这些年,有机肥一直是这片土地的常客。除了去附近养殖园区收粪、沤肥,合作社还要去外地肥场购入有机肥。一亩地施2吨有机肥,不仅让1600亩果树都能吃上营养餐,还都吃得饱饱的。仅这一项,成本就超百万元。

“土地最实在,你待它好,它回馈给你的就多。土壤里的有机质多了,冬枣含糖量自然就提升了。”许恩朋快人快语。

提升冬枣品质,合作社还从科研院所引入了小分子营养液,不仅可以补充微量元素,还能降低药残。

提品质,打品牌,还要有科技作支撑。这些年,合作社一直与河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合作。有专业的科研团队做后盾,他们定期对土壤进行测土配方,根据测量数据合理施入氮磷钾肥,避免了土壤盐渍化。

科学施肥,合作社还引入了智能滴灌水肥一体化项目,让营养补充更加精准。

“启用滴灌水肥一体机后,肥水经过主管道到达滴灌带,滴灌带中有小孔,将水一滴一滴缓慢滴入土壤,直达作物根部,充分提升肥料的利用率。我们还根据面积、株数、产量等数据,测定施肥量,做到精细化施肥。”采用滴灌,一亩地只需两三立方米水,节水、节肥率能达50%。

不仅如此,由于有无线数据传输和物联网云端平台的监测,仅用一部手机就能随时随地对枣林进行精准施肥,操作方便、高效快捷,大大降低人工成本。

“好技术才能产好果、卖好价。效益高了,大伙儿管理枣树才有劲头。”充分发挥技术、信息优势,丰硕合作社还吸引不少农户共同经营。由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施肥、施药,统一技术、采摘、销售,成本低了、效益高了。如今,在孟村回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园区,按照合作社的“六统一”模式,不少农户也靠种植冬枣鼓起腰包。

2021-09-29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6471.html 1 注入“绿”基因 冬枣别样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