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29日
第06版:06

降雨伤枣 农户急唤应对良方

■ 梦 鹤

冬枣陆续成熟,穿行于我市各冬枣现代农业园区,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近年来,随着冬枣产业化发展,小小一颗冬枣,俨然已成为富民的金蛋蛋——在沧县大官厅乡枣产业现代农业园区,一个农家妇女管理10余亩枣园,年收入能达十几万元;在青县金牛镇汇林冬枣现代农业园区,从事掐芽、疏果及摘枣等活计的农户多达百余人,靠打工便可年收入三四万元……正因如此,人们甘愿辛劳一季,只为秋日的丰收。但近日,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却为这份期待蒙上了一层阴霾。

“每年这个时候,俺们最怕下雨了。现在冬枣快熟了,正是皮薄的时候,下了雨就容易裂,不好走市场。”陈高文的园子里,已有些挂红的冬枣“咧开嘴”,他十分心疼。

“幸亏今年冬枣成熟期推迟,降雨影响并不是很大,要不然,辛苦管了一年,几百万元投入打水漂,真是打击不小。”虽然眼下已天晴,但庞忠华仍心有余悸。

阴雨天气,给冬枣丰收带来不利因素,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偶然现象。如何减少不利天气对冬枣收益的影响,担忧之余,农户们迫切需要应对之策。

“我们种植面积达千亩,如果发展设施冬枣,建棚投资太大,可行性不高。俺听说外地枣产区已推出农业保险政策,由政府组织农户参保,在成熟期因为天气原因造成损失,可获得适当赔偿。”庞忠华期待这样的农业保险政策早日出台。

陈高文则将希望寄托于加工产业链条的延伸。“及时采收,冷库保存,也能短期保证冬枣品质。如果有相关加工企业回收,制作成脆枣或酿酒、酿醋,不仅物尽其用,还能提升价值。”

虽然想法不少,但他们坦言,单一合作社的力量很是有限。“希望这个问题能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带领大伙儿积极探索应对阴雨天气的有效措施,保护咱冬枣产业健康发展。”

2021-09-29 ■ 梦 鹤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6474.html 1 降雨伤枣 农户急唤应对良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