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0日
第03版:03

东光:百年糯米坝 悠悠运河情

水工智慧博物馆再现当年谢家坝筑坝情景

在东光县连镇运河五街、六街交界处的南运河边,一段弯月样的堤坝坐落在河边,这就是被当地人称为“糯米坝”的谢家坝。运河水涨,河水拍打着这已有百年历史的古河坝,不由让人感慨岁月的流逝。

谢家坝长218米、厚3.6米、高5米、总面积1175平方米,被称为“糯米坝”,是因为当初采用了糯米浆拌灰土这一中国建筑中古老的工艺。从清末民初当地谢氏乡绅捐资修坝,这座大坝就一直守护着当地人民。2012年,东光县政府完全按照原有工艺和材料进行过修缮,一共用了约1万公斤糯米,才完成了对谢家坝的修葺工程。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谢家坝成为列入名录的58个遗产点之一。

谢家坝旁,堤顶路的东侧,有一栋红墙灰顶的建筑,这便是今年6月底建成的谢家坝水工智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面积1083平方米,是利用当地民房改建而成的,外观主色为陶砖红色,大门右侧采用夯土墙元素与谢家坝建筑工艺相呼应。馆内布局分世界奇迹、济运护漕、南运雄风、京杭保障4部分,通过实物、文字、图片、模型等形式展示大运河的水工智慧,场馆外则建有文化广场,可供游人活动。世界奇迹展厅里,《繁荣的运河码头》《船工号子》等一幅幅老照片,将人们带回运河曾经繁荣的时代。

2021-10-10 1 1 沧州日报 content_37172.html 1 东光:百年糯米坝 悠悠运河情 /enpproperty-->